【摘 要】
:
大变形是隧道工程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目前尚未得到较好解决。随着隧道工程逐年向长、大、深埋方向发展,特别是隧道穿越高地应力软岩地段时,发生大变形不可避免,严重影响隧道施工安全及运营状况。当隧道发生大变形时,以增加支护刚度为主的支护理念中占主导地位。强支硬顶的支护手段在抑制围岩变形的同时诱发了极大的形变压力,导致钢支撑因受荷过大而产生扭曲、喷射混凝土开裂、二次衬砌开裂等问题。预应力锚索支护由此应运而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变形是隧道工程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目前尚未得到较好解决。随着隧道工程逐年向长、大、深埋方向发展,特别是隧道穿越高地应力软岩地段时,发生大变形不可避免,严重影响隧道施工安全及运营状况。当隧道发生大变形时,以增加支护刚度为主的支护理念中占主导地位。强支硬顶的支护手段在抑制围岩变形的同时诱发了极大的形变压力,导致钢支撑因受荷过大而产生扭曲、喷射混凝土开裂、二次衬砌开裂等问题。预应力锚索支护由此应运而生。与其他传统的支护结构相比较,预应力锚索属于主动支护结构,能充分发挥围岩的自身承载力,且施工灵活,能有效地控制围岩变形。论文基于快速锚固注浆材料,采用鸟笼锚索结构,引入“上锚下注”施工工艺,以实现软岩大变形隧道预应力锚索的快速锚固,并保证锚固力和耐久性满足隧道支护的要求。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研制了软岩大变形隧道新型锚固注浆材料。分别以硫铝酸盐水泥与硅酸盐水泥为主体,添加FDN高效减水剂以及聚羧酸减水剂,选择最佳减水剂用量;添加碳酸锂溶液或者GH早强剂,选择合适的早强剂及用量;以硫铝酸盐水泥与硅酸盐水泥两种材料结合的混合材料为主体,以聚羧酸减水剂和碳酸锂溶液为外加剂,得到新型快速锚固注浆材料。(2)采用了软岩大变形隧道鸟笼锚索体系。一方面,在锚索锚固段设置“鸟笼”构造直接提升了锚固段的锚固力;另一方面,把鸟笼锚索与“上锚下注”结合,实现了快速锚固;同时,确保了锚索锚固体系的长期耐久性,实现永久支护。(3)采用了“上锚下注”施工工艺。在锚孔中首先通过树脂锚固剂实现快速挂索和初始锚固力,然后,利用锚孔进行全长注浆和加固围岩。通过这种方法使预应力锚索能够对隧道软岩进行更加及时的支护,减少施工流程,降低工程成本。
其他文献
磷石膏是生产磷复肥和磷酸时产生的工业废渣,作为一种工业废料,不仅占用空间大,制约企业发展,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在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及生态环境建设为热点的大环境下,将磷石膏作为路面基层材料进行处置在提升路面经济性的同时,也可以缓解磷石膏大量堆积的生态问题。目前已有关于磷石膏材料应用于道路基层的研究缺乏对于该基层材料的疲劳特性以及结构组合厚度的设计研究,因此,本文围绕水泥磷石膏基层材料的结构组合设计问题,
崩坡积体多存在于险峻高山的复杂地形和湍急水流经过的区域,除此之外在此范围内有多构造活动、多区域断裂带等特征。岩体在暴雨、融雪、水流入渗、风化等条件下岩体力学失稳造成岩体节理结合力下降,从而导致上部岩石产生滑动崩塌形成堆积体。在崩塌后的堆积体中,包含崩坡积体、残坡积体、冲洪积体等。其中崩坡积体的主要成分是以碎块石和粉质黏土为主,碎块石直径一般为0.1-0.5m,较大为2.0-8.0m。崩坡积体作为一
目前我国的沥青路面建设越来越广泛,由于我国的幅员广阔气候多变导致沥青路面的损坏类型复杂多样,尤其是路面的早期损坏。从而对路面车辆行驶的舒适性以及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不仅仅是弱化了沥青路面的驾驶体验,同时还降低了路面的使用周期。由此可见,沥青路面的材料使用和路面设计优化成为了解决我国目前道路建设的主要因素。通过大量的路面损坏调查结果不难发现破坏往往发生在沥青与集料的界面处。其界面处主要发生拉伸和剪
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温度较热拌沥青混合料可降低20℃~55℃,在减少能源消耗、改善施工环境及保护人员身体健康等方面有着突出表现,但温拌剂的掺入会降低沥青路面的使用效果,易出现路面早期病害。为改善这一状况,通过在温拌沥青混合料中加入PVA纤维来研究纤维对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改善作用及机理。本文分析了三种常用的温拌剂再结合试验室的现有设备及储存条件,选择Aspha-min温拌剂作为试验所用的外掺剂,为研究
由于燃油车的环境污染和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国家大力倡导和发展新能源产业,电动汽车迎来了自己的春天,随着销量的不断增长,弊端也日渐凸显,续航里程短、充电难和充电慢等问题成为了电动汽车发展的阻碍。因实现同时拥有大容量与轻质量的电池技术一直未能出现,汽车轻量化成为了电动汽车厂商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保证汽车安全性和使用耐久性是进行汽车轻量化的前提条件,汽车碰撞安全是消费者购买汽车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提升碰
随着世界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时代拉开序幕,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备受人们的关注。其中轨迹规划和跟踪控制作为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决定着自动驾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针对规划安全性和控制鲁棒性等问题,进行自动驾驶汽车结构化道路避障轨迹规划及轨迹跟踪控制算法研究,能够有效提高自动驾驶汽车的避障系统性能。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局部避障轨迹规划。针对自动驾驶汽车避障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一种敷设于路基下方的新型市政结构,近年来综合管廊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了城市的建设当中。当管廊和路基以软土为地基的情况下势必会造成路基整体失稳和沉降等诸多工程问题。本文以某实际管廊工程为依托,以MIDAS GTS有限元分析软件为工具,将两者结合建立软土地基管廊路段道路模型,分析数据并得到管廊路段路基沉降的特殊性规律,通过采取变刚度复合地基和管廊过渡段侧板的措施,极大地控制了路基的各种沉
随着城市土地利用趋向于综合化,综合开发地块中不同性质用地的停车需求具有互补性,因此综合开发地块的总停车需求由于各自停车需求高峰的“错时”现象而得以降低。然而,目前计算综合开发项目泊位规模的计算方法通常只考虑各单一性质用地的停车配建指标后,做简单叠加,从根本上忽略了土地综合开发模式下共享停车行为的产生机理以及城市不同发展区位差异性等重要因素,致使综合开发地块停车泊位资源的配置粗放化,难以精细反映停车
本文针对现在隧道洞口处光环境较差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的现象,提出通过在隧道洞口处设置不同颜色和材质路面的形式来改善隧道洞口处光环境。开展了不同颜色和材质路面在不同光源下的亮度照度实测试验、夏季最不利工况下的隧道洞口处实车实验、基于DIAlux的室内动态仿真模拟试验、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和基于Sketch Up和Lumion的室内动态仿真模拟试验,结合相关眼动参数和心理满意度评价对隧道入口处
沥青路面抗滑特性是判断路面安全性的关键指标,而优异的抗滑特性也是保证车辆安全的最有效手段。本文依托贵州省公路局科技项目,使用安顺地区大量的玄武岩和石灰岩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比例掺配制备的沥青混合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各种条件(水流量、荷载)下的抗滑性能和衰减规律。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系统分析了沥青路面抗滑特性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以及抗滑指标测试方法。针对玄武岩与石灰岩进行基本性能测试,通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