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法”是中医临床的主要治法之一。通过对“和法”理论与临床多角度、多层面的阐发,历代医家不断拓展“和法”的理论范畴。至今,运用“和法”治疗临床各科病证的报道,已经蔚为大观。由于个体历史条件、诊疗对象和认识水平的差异,不同医家对“和法”概念的理解与相关理论认识见仁见智,对“和法”临床的具体应用也各具特色。但同时对“和法”概念,也形成了狭义、广义、甚至泛义的理解,亟需开展“和法”概念与范畴的深入研究。本论文在深入考察“和法”的思想基础、“和法”的历史演变、古今医家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重点展开对“和法”的概念与范畴、基本原理、代表方证、应用案例的理论分析与研究。现就论文主要内容,摘要论述如下:1“和法”的学术渊源“和法”与中国传统文化、《黄帝内经》及《伤寒论》中“和”的思想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1)中国传统文化之“和”中国传统文化之“和”是“和合”之和,亦是“中和”之和。“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及中国古代哲学基本观点之一。“中和”观念,是包括中医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与共同支点。“和合”与“中和”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也是中医临床治疗的目标指向,是“和法”重要的思想基础。(2)《黄帝内经》“和”的思想《黄帝内经》秉承了中国文化“和”的观念,重视人与自然之“和”、人体内在之“和”,将“和”的思想广泛地运用到了对自然生命、疾病、治疗及养生等各个相关领域的论述中,成为了中医“和”思想的源头。其中,关于“阴平阳秘”、“致和平”与“以平为期”等基本认识,为“和法”理论与实践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3)《伤寒杂病论》之“和”东汉张仲景基于外感病的临床诊疗实践,对《黄帝内经》“和”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奠定了“和法”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三方面:①健康在于“和”,疾病起于“失和”;②重视人体“阴阳自和”的机能;③论治本于“和”,十分重视“和解”与“调和”的方法,创制了小柴胡汤、桂枝汤、半夏泻心汤、四逆散等等,成为了“和法”的代表方剂。2“和法”的继承与发展(1)“和解"概念的提出宋金元时期,“和解”作为治法概念开始为医家所重视。其中,金代成无己继承和发挥张仲景学术思想,在《伤寒明理论》中,明确地将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半表半里法称为“和解”,在“和法”的学术史上影响颇为深远。后世医家多从其说,“和法”狭义概念由之而出。(2)对“和法”认识的深化与拓展明清时期,随着对“和法”的理论认识与临床实践的深化与拓展“和法”概念也逐渐趋于广义及泛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戴天章、何廉臣,从双方并治以及小方、缓方调理遗复症的角度,归纳并扩展了“和法”的范畴;程钟龄将“和法”作为临床主要治法之一,列入中医治疗理论的框架,确立了“和法”在治法中的重要地位,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3)“和法"认识的多元化现状当代对“和法”认识上的多元化现状,反映出“和法”理论建构方面的问题。代表性观点有狭义、广义、泛义三类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狭义概念不能展现“和法”的全貌,泛化的概念使“和法”失去了作为治法独立存在的意义。只有立足于广义,明确“和法”的作用机理,界定“和法”的内涵和外延,挖掘其作为中医治疗大法的特点和法度,才更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3“和法”的基本原理(1)“枢机”主枢转气机于人体而言,枢机主枢转气机,是沟通阴阳气血、表里上下的枢纽,以气的升降出入为用。人体之气的升降出入升降出入是人体之气的基本运动形式,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及人体内外阴阳平衡的基础。人体之气升降出入的“常守”是生命的常态,主要基于“阴阳自和”的力量。人体阴阳、气血、营卫、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也基于这种力量,这也是保证人之正常生命活动与人体表里内外和谐健康的基础。升降出入与“枢机”人体之气的“升降出入”与“枢机”关系十分密切。广义而言,凡人体表里之间、上下之间、前后之间,俱可谓之枢机。尤以少阴少阳开阖之枢、脾胃升降之枢为要。枢机规律运转,是气升降出入有序运行的关键。若枢机一有不利,气之升降出入失常,则人体失和,诸病丛生,表现为阴阳气血失和的复杂证候。(2)“和法”的作用机制“和法"重在健运枢机“和法”重视调理气机,通过调理气的升降出入,“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这是“和法”的内在要求。枢机是气之升降出入有序运行的关键。表里出入、上下升降、气血调达、水火既济、脏腑安和,皆本于“枢机”。因此,健运枢机,调和升降出入,是“和法”的理论内核和基本原理。“和法”立足调和关系正常人体处于一种阴阳、表里、气血、脏腑之间关系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的实现,取决于气的升降出入正常运行由于枢机的功能影响气的运动形式,枢机一有不利,则破坏阴阳气血、表里上下的和谐关系,往往表现为:少阳表里失和、太阳营卫不和、肝胆脾胃脏腑气机失和、心肾水火升降失和、气血失和、寒热不调等。其治势必把握枢机,协调失和之双方。4“和法”概念的定义(1)“和法”的内涵“和法”的内涵,即“和法”的本质属性。“和法”是通过健运人体枢机、调和病机关系,针对表里上下失和、阴阳气血营卫失和、脏腑气机失和、寒热互结或寒热格拒等病机矛盾的一类治法。“和法”不同于汗、吐、下、清、消之法专主攻邪,亦不同于温、补之法的专主扶正,而是重在“和解”与“调和”。(2)“和法"的外延“和法”的外延,即“和法”的范畴。“和法”包括“和解法”与“调和法”。和解法包括:和解少阳法、开达膜原法、调和营卫法;调和法包括:调和脏腑法、调和气血法、平调寒热法。和法,适用于少阳病枢机不利、太阳病营卫不和、肝胆脾胃气机失调、心肾水火升降失常、气血失和、寒热互结于中焦或寒热格拒于上下等多种病变。5“和法”的临床应用(1)和解法是和其内、解其外的一类治法。①和解少阳是以疏利气机、和解表里之方药,针对少阳枢机不利、邪气半在表半在里证的治法。以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为代表方剂。②开达膜原是运用具有疏利气机、宣散祛邪作用的方药,治疗邪伏膜原证的方法。此法以达原饮、柴胡达原饮为代表方剂。柴胡达原饮,由小柴胡汤与达原饮组合而成。③调和营卫针对营失内守、卫失外固,营卫表里失和的病机,协调营卫关系的治法。以桂枝汤为代表方剂。(2)调和法是调和人体阴阳水火、气血营卫、脏腑的协调关系及平调错杂或格拒之寒热,使之归于和谐、平复的一类治法。①调和脏腑法调和肝脾通过疏肝健脾、调理气机,使肝脾协调的治法。主要适用于肝郁脾虚证、肝旺脾虚证。以四逆散、逍遥散为代表方。调和肝胃是针对肝气犯胃、肝胃不和的基本病机,运用疏肝和胃之方药进行治疗的方法。肝气犯胃,胃脘疼痛呕吐吞酸者,重在疏肝,治以二陈加左金丸;因胃虚肝乘,痞满呃逆者,重点在于安胃,治以旋覆代赭汤加减。调和脾胃是针对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脾胃升降失常,寒热互结于中焦的病机,运用健脾和胃降逆的方药进行治疗的方法。代表方为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交通心肾是针对心肾不交的病机,运用升降阴阳水火,交通心肾的方药进行治疗的方法。其代表方为黄连阿胶汤、交泰丸。或以黄连阿胶汤滋肾水、降心火,或以交泰丸引偏亢之心阳下交于肾水。②调和气血法行气活血是针对气滞血瘀的病机,运用行气活血的方药进行治疗的方法。其代表方为血府逐瘀汤。益气活血是针对气虚血瘀的病机,运用益气活血的方药进行治疗的方法。其代表方为补阳还五汤。③平调寒热法清上温下是针对寒热格拒、上热下寒的病机,以辛开苦降,清上温下之方药治疗的方法。代表方为黄连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等。清热温中是针对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的病机,以清热燥湿、温中散寒、益气和血之方药治疗的方法。代表方如乌梅丸。本文基于古今相关文献,选取了24个代表性医案,对和解少阳、开达膜原、调和营卫、调和肝脾、调和肝胃、调和脾胃、交通心。肾、行气活血、益气活血、清上温下、清热温中等“和法”的11种基本治法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考察。通过对其中病因病机、证候特征、处方用药的具体分析和解读,特别是注意从“枢机”失常的角度,阐明了“和法”适应证的主要病机,验证了本文有关“和法”定义的合理性,揭示了中医“和法”的临床应用规律与法则。研究认为,“和法”的临床应用,主要针对枢机不利,通过综合调整、协同并治,恢复气机的和谐有序运行,进而达到调整人体各种失衡关系的目的。“和法”在临床运用中,须注意与其它治法的合理区分与合并使用。结语本文对中医“和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阐明了“和法”的思想基础,揭示了“和法”的基本原理;对“和法”的概念及范畴加以明确的界定,对“和法”的代表方证进行了重点总结,并结合临床案例对“和法”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本论文创新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文献研究与理论分析,揭示了“枢机”理论与“和法”的密切关系,并以此为论,建立了“枢机”与复杂病证核心病机矛盾的关联,阐明了“和法”的作用机理;(2)在厘清“和法”涵义演变的基础上,从“和解”与“调和”两个层次,阐明了“和法”概念及范畴,构建了逻辑层次清晰的“和法”理论框架;(3)基于“和法”的概念及范畴,选取部分代表性医案,对其理、法、方、药进行具体分析和解读,揭示了“和法”的临床应用规律与法则。希望本文能承前人之论、启来者之思,为中医“和法”理论的系统建构提供启示,为“和法”的临床应用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