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的文化凝聚了特定民族的智慧,并在文化多元的世界中彰显着特定社会的个性,它也不可避免地被赋予了时代的印记。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是当今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突出表现,并天然地处于历史的流变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形成有着世界性的历史背景,并在不同类型的社会中演绎着各不相同的命运,扮演着各不相同的角色。“非遗”保护中心也是在国际性的遗产保护运动兴起的浪潮下成立的。在我国的现状是,不同级别的“非遗”保护中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省级“非遗”保护中心扮演着国家代理人的角色,并处于多重权力与象征的社会与文化场域之中。本文即是围绕一个省级“非遗”保护中心来展开调查研究的,研究涉及到它的成立背景、业务范围及工作流程等内容,探究在这个文化场域内,不同的社会力量是如何互动和博弈的,思考当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运作流程及其背后的社会机制。本文的写作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整篇文章的引言。第二个部分首先梳理了“非遗”保护观念的演变,接着在此基础上论及了“非遗”保护中心的成立,介绍了这个省级保护中心的基本情况。第三个部分展开叙述保护中心的日常工作,其中也涉及了文化传承人和民俗专家等社会群体,试图说明遗产制造背后的情况。第四个部分探讨了文化的标准化问题。第五个部分为全文的结论。“非遗”保护中心作为国家文化遗产的代理人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早已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流程和策略。而处于这个框架内的文化遗产为了迎合或满足国家的期望不得不被人为地标准化,文化事象原本附着的某些属性或棱角也随之被忽视和排斥。在制造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不同的主体(国家、专家、传承人等)都表现出了相应的态度和行为,“非遗”保护中心则将这些对象汇聚起来,最终决定这一套规则运转的力量就是遗产制造背后稳定的社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