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务学习最早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是在世界课程改革综合化的趋势下出现的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其核心是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真实的服务活动,让学生从自己的服务体验中学习知识、反思知识,同时帮助学生在关注社会和关心他人的过程中成长为一个富有责任感并有能力服务于社会的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学习在美国成为一种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运动。由于服务学习可以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组织形式多样、规模不一、内容各异的学习项目,具有灵活性、实用性、实效性等众多优点,它得到了各国教育者的大力推崇。目前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我国的台湾、香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不同程度地实施服务学习计划,近年来大陆地区的高校也开始引进这种学习模式。
在中国,当前的EFL教育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常被认为有一定程度的脱节。接受英语课程多年的学生在面临实际问题时束手无策,学习脱离现实情况普遍。借鉴美国的服务学习经验有利于我国的ESL教育改革和相应的课程设计。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讨了服务学习与中国TEFL教育结合的可能性和潜力。首先,概述了服务学习的几种概念,梳理其发展历史,并对国内外研究服务学习在外语教育中应用的文献进行综述;其次,比较服务学习的目标和中国ESL教育的目标,通过分析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调查的结果,说明服务学习模式符合国内大学英语教育目标和学生的需要;第三,通过阐释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Swain和Lapkin的可理解输出假设,杜威的实用教育理念,Gardner和Lambert二语习得综合性动机与工具型动机的区别等一些理论,依次证明服务学习运用在外语教育上的理论可行性。最后,根据美国比较成熟的服务学习模式及评价、反思体系,设计教学实验来验证这种方法在中国大学TEFL教育中的可行性。
理论支持和实验结果说明,服务学习能激发学习外语的持久动因,通过知识获取和技能培养双向互动,外语学习者的主体性将会在服务的满足感和对学习的不满足感中确立。与传统的以课堂为主的外语学习模式相比,融合课业学习与服务实践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求疑转变,而这正是有效学习外语所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