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及调控措施研究——以辽宁省抚顺市为例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lon100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对区域土地资源和区域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概念、基本特征以及当前区域土地资源利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行区域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评价的方法和原则.该文提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土地资源在不同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对土地资源利用的方式和保护的力度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地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方式也应不同.同时,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是土地利用持续利用的基础;区域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区域土地资源利用与区域其他资源利用之间必须协调发展;而协调城市化进程与保护农用土地资源的关系是当前区域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中心问题.在以上分析论证的基础上,该文进一步指出区域土地资源持续性评价应就农用地与建设用地分别建立评价体系框架.论文以辽宁省抚顺市为例,构建了区域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状况,分别从单因素和多因素综合双重角度进行了可持续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土地资源利用总体上可持续程度不高,不可持续的因素较多,在稳定性、保护性、协调性等方面尚待加强.文章最后对研究区未来土地持续开发利用提出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土地利用监测、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等建议.
其他文献
税收核定是与申报纳税相对而言的,征税机关在纳税人申报错误或无力申报等情形下,为了防止税款的流失和保证税收的平等与公正而依照税法的规定,通过各种直接和间接的方式确定纳税人的税基以及应纳税额,并据以征收税款的一种征税制度。在依法治国、依法治税的背景下,税收核定与依法治税具有一致性,税收核定制度在本质上是依法治税的具体体现,与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并行不悖。在理论上,要将税收核定与推定课税进行区分,前者的内涵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在新课程教学中尝试充分发掘初中化学教材中科学探究教育素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设不同形式的探究情境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探究能力,求异思维,探究情境  我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由于受传统的观念、体制、模式等的制约,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不断泯灭学生创造性的教育。我们的学校,正逐步成为一种“模具”,不管你有多少棱、角,都将一天天被磨去,成为一种统一的模型。
中央提出快速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市市民对于城市市容卫生环境、城市文明程度越来越关注,城市管理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现实中存在人民群众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时代, 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 在教学中要求教师更应该掌握和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教学, 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中,如何在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是教师在当前的生物教学中亟待钻研的课题。生物教学强调情境直观,重视协作,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网络功能的多媒体计算机引入生物课堂,将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互助品格以及动手的
期刊
目前,性病已经成为我国比较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2003年,我国新报性病病例数为730450例,发病率仅次于痢疾和肝炎,在传染病疾病谱上排第三位。据专家估计,我国性病患者人
政府服务资源和服务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竞争不可避免,如何进入政府视野和政策议程,成为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团体竞争的角逐点。在互联网出现前,政策议在
摘 要:在进行抄表数据分析、电量计算工作时,主要用到电量遥测采集系统(主要应用于10kV及以上变电站关口表)、用户负荷控制管理系统(主要应用于10kV专变用户)、配变终端监测系统(主要用于公用变压器考核表)、低压集抄系统(主要应用于低压单、三相用户)等四个子系统,它们共同对电厂、变电站、公变、专变、低压用户等发电侧、供电侧、配电侧和售电侧电能量等数据实现采集、监测与统计分析,实现对用户的用电情况的
抛物线是在探索具体问题中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抽象出的重要数学概念,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初中的抛物线以二次函数为主,高中的抛物线定义给出后,
物理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怎样才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呢?怎样才能启开学生的心扉,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呢?这就要注意课堂教学艺术,而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方面就是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本文就物理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作一初步探讨。  一、严密准确、逻辑性强  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教师的语言必须科学准确,符合逻辑。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清晰正确的知识,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