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硬蜱是一类专性寄生性吸血的节肢动物,常寄生于牲畜、野生动物的体表。硬蜱一方面可通过直接吸食宿主血液,造成宿主贫血、营养不良等临床症状,另一方面也可携带并传播包括寄生虫、病毒、细菌等在内的多种病原体,不仅给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危害,而且给畜牧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威胁。陕西省森林、植被资源丰富,蜱种类繁多,随着畜牧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旅游产业的持续发达,蜱的分布面积呈现逐渐扩大趋势,蜱传疾病的威胁也随之增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硬蜱是一类专性寄生性吸血的节肢动物,常寄生于牲畜、野生动物的体表。硬蜱一方面可通过直接吸食宿主血液,造成宿主贫血、营养不良等临床症状,另一方面也可携带并传播包括寄生虫、病毒、细菌等在内的多种病原体,不仅给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危害,而且给畜牧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威胁。陕西省森林、植被资源丰富,蜱种类繁多,随着畜牧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旅游产业的持续发达,蜱的分布面积呈现逐渐扩大趋势,蜱传疾病的威胁也随之增加。因此,了解陕西省不同区域蜱的种类及携带的蜱传病原,为针对性地制定蜱及其蜱传病原的防控措施奠定基础。采用形态学观察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采自于陕西省部分地区(延安市、榆林市和安康市)牛羊体表的硬蜱种类进行鉴定,并利用普通PCR及巢氏PCR对硬蜱(成蜱、卵、幼蜱)及羊血液中携带的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les)、巴贝斯虫(Babesia)、泰勒虫(Theileria)、绵羊无浆体(Anaplasma ovis)、嗜吞噬细胞无浆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牛无浆体(A.bovis)、布鲁氏菌(Brucella)等病原进行检测,获得以下结果:1.结合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从陕西省部分地区采集的569份蜱样品中共鉴定出4种硬蜱,分别为分布于陕北地区(延安市、榆林市)的草原革蜱(Dermacentor nuttali)(340只,优势蜱种)和森林革蜱(Dermacentor silvarum)115只、分布于陕南地区(安康市)的微小扇头蜱(Rhipicephalusmicroplus)(82只,优势蜱种)和锐跗硬蜱(Ixodes acutitarsus)32只。2.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对森林革蜱、草原革蜱、微小扇头蜱和锐跗硬蜱进行了形态学的观察与描述,对4种硬蜱的齿形、气门板、爪、被毛等微观形态结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描述。3.通过PCR方法对陕西省部分地区580份蜱样品和47份羊血液样品进行蜱传病原的检测,结果从蜱样品中共检测到8种病原,分别是Rickettsia raoultii、西伯利亚立克次氏体(R.sibirica)、日本斑点热立克次氏体(R.japonica)、嗜吞噬细胞无浆体(A.phagocytophilum)、绵羊无浆体(A.ovis)、牛无浆体(A.bovis)、中华泰勒虫(T.sinensis)、东方泰勒虫(T.orientalis)等。其中,立克次氏体、嗜吞噬细胞无浆体、绵羊无浆体、牛无浆体、泰勒虫等病原在蜱中的携带率分别为41.1%、8.1%、65.2%、0.2%、13.5%,但本次在4种硬蜱中未检出巴贝斯虫(Babesia)和布鲁氏菌(Brucella)的阳性携带;从羊血液样品中检测到2种病原体,分别是R.raoultii和绵羊无浆体,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3%和12.8%,且这2种病原与采集于延安地区的部分蜱体内携带的病原种类相一致。由此推测蜱可能具有携带并传播R.raoultii和绵羊无浆体的能力。但本次在采集的羊血液中未检出嗜吞噬细胞无浆体、牛无浆体和泰勒虫阳性样品。综上所述,陕西省部分地区(延安市、榆林市、安康市)存在草原革蜱、森林革蜱、锐跗硬蜱、微小扇头蜱等蜱种的分布,且这些硬蜱中携带的病原至少包括R.raoultii、西伯利亚立克次氏体、日本斑点热立克次氏体、嗜吞噬细胞无浆体、绵羊无浆体、牛无浆体、中华泰勒虫、东方泰勒虫等8种病原。其中,草原革蜱和森林革蜱蜱对R.raoultii与绵羊无浆体具有携带并向宿主传播的能力。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陕西省部分地区蜱种的分布情况及其传播蜱传病原的风险,并为合理制定蜱的防控措施和下一步蜱传病原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
其他文献
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属隐孢子虫科(Cryptosporididae)隐孢子虫属(Cryptosporidium)的寄生性原虫,广泛寄生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体内,可造成免疫力低下及免疫功能障碍宿主严重的腹泻,甚至危及生命,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毒力因子在隐孢子虫的黏附、定植、侵袭以及逃避宿主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能是引起隐孢子虫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顶复门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virus virus,ASFV)引起猪的一种病毒性出血性疾病,强毒株可引起家猪接近100%的死亡率。该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对养猪行业构成巨大威胁并且危害全球贸易。中国生产的猪肉约占全球供应的50%,ASF对中国的影响尤其严重。目前缺乏针对ASFV有效的疫苗和治疗药物,防控主要依靠快速
病毒的复制和致病由病毒本身和宿主两方面决定。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是一种能引起禽类烈性疾病的病毒,其复制严格依赖于核糖核蛋白复合物(ribonucleoprotein,RNP),即由多聚酶大蛋白(L)、磷蛋白(P)、核蛋白(NP)及基因组RNA构成,它是NDV复制与转录的基本单位。同时宿主因子也影响RNP复合物的功能。本实验室前期鉴定出一个抑制NDV复
盖塔病毒病是由盖塔病毒(Getah virus,GETV)引起的一种蚊媒传染病,由于缺少相关疫苗,GETV病在全球尤其是在我国的流行趋势日益严峻,对动物安全和公共卫生构成了潜在威胁,但关于GETV病在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的相关报道较少,而且尚无成熟的GETV抗体诊断试剂盒,这对了解GETV病的流行情况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建立快速、灵敏、适合大规模样品检测的GETV抗体检测方法是充分了解GETV病流行现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是引起初孕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重要病原。PPV基因组主要包含两个开放型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s),即ORF1和ORF2。ORF1主要编码非结构蛋白NS1和NS2,ORF2主要编码结构蛋白VP1和VP2。研究报道,细小病毒NS1是一种具有DNA聚合酶、解旋酶、核酸内切酶和ATP酶等多种酶活性的多功能蛋白,在病毒D
热应激是一种常见的自然应激源,可以引起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反应。热应激能对动物机体多器官造成不利影响,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的损伤不易被机体修复。热应激对动物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有深远影响,可以引起神经回路改变、神经元死亡、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炎症等。对人类而言,热应激可能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引起永久性神经损伤,甚至死亡。β-羟丁酸(β-Hydroxybutyric acid,BHBA)是一种内源性的组蛋白去乙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p.)是一种主要感染宿主胃肠道上皮细胞的人兽共患原虫,感染会造成宿主的肠道屏障和吸收功能障碍,引起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隐孢子虫病,严重威胁着世界范围内人和动物的健康。但目前尚没有可用于防控隐孢子虫病的商业化疫苗和特效药物。鉴于隐孢子虫病的发展与宿主的免疫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弄清隐孢子虫的致病机制和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可为筛选药物和疫苗候选分子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属于沙门菌非伤寒血清型,宿主谱广泛,能引起人和家养或野生动物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养殖业发展的病原菌。主要临床症状为自限性胃肠炎、水样腹泻、呕吐、腹痛和发烧。目前,该病的防控仍依赖抗生素,但畜牧业大量不合理用药导致沙门菌耐药性迅速上升。枯草芽孢杆菌抑菌脂肽抑菌效果显著,灭菌机制特殊,不易产生耐药性,具有开发为抗菌药的潜力。目前,抑菌脂肽主要
超感染排斥(Superinfection Exclusion,SIE)是细胞或宿主被病原感染后抑制相同或相似病原再次侵染的一种现象,在病毒、细菌间广泛存在。借助SIE,低抗体宿主可以利用弱毒株阻碍强毒株的感染,为临床疫病防控提供新的思路。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一种对禽类有重大危害的传染病,目前
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s,ISGs)是在病毒体入侵期间由干扰素(Interferon,IFN)刺激细胞后上调的一大类蛋白的统称。其中,干扰素刺激基因15(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 product 15k D,ISG15)是最早被发现的ISGs之一,ISG15的蛋白产物属于泛素样蛋白,由两个与泛素具有高度同源性的结构域串联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