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内容之一。青少年的发展关乎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败与否,因此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大学教育。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校园教育的重要性。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这是我国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和谐校园的建设是顺利完成这一任务的前提条件,因此,对于校园和谐的建设显得十分重要。论文围绕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性及建设对策进行研究,在论证了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性即研究意义后,立足于目前高校校园建设面对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意见,更好的完成和谐校园的建设工作。本文的论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谐这一概念自古就有,也并不是我国独创的,我们在分析当下和谐社会这一概念的同时,应该结合古代以及国外的相关看法,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相关的概念。我们在提出和谐校园建设的时候,不能脱离和谐社会这一科学的理论,在和谐社会的基础上才能能有和谐校园这一说法,通过对于和谐社会科学理论的学习,以及对于校园建设实践情况的结合,笔者认为,和谐校园就是协调好校内外的各个因素,将这些因素合理的融合在一起,达到价值的最大化。其次,结合当前的社会情况,指出我们在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其形成原因。最后,如何建设和谐校园是我们研究的重点,通过对于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行分析,针对高校建设在现阶段面对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的建议,为我国和谐校园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对于校园和谐建设应该从内部、外部以及总体性三个角度来提出对策,这样才能使对策更全面。对策的提出要有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持,结合当前的校园实际情况,我们应该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和谐社会的相关理论,在办学的时候将学术建设放在首位,同时兼顾道德与素质教育,大气大为,求真求实,构建和谐校园。在建设和谐高校的基本对策方面,本文主要是从物理空间、制度规范、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展开的。具体来说,本文总结了四大方面的对策和措施:一是构建促进人和谐发展的物理空间;二是改革规章制度,使其更加完善规范化,约定良好习惯俗成;三是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四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社会生态文明,使其校园小社会融入周边大社会中,体现大环境的和谐。综上所述,建设和谐校园是一个多层面,多角度的复杂工程,我们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要不断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作为一个思政工作者,为建设和谐校园付出不懈的努力是我们的应尽之责,我们必须为之奋斗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