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医学生实习权的现状及法律救济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9890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临床实习是培养医学生医疗基本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临床实习质量的高低不仅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医院的正常教学和诊疗秩序,更是对医学生能否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提高医学水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疗工作者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些年来,我国医疗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在繁杂的医疗诊疗过程中,医疗纠纷愈来愈多,医患关系空前紧张,患者家属殴打医生、大闹医院的行为屡见不鲜。愈演愈烈的医疗纠纷使医院和医疗工作者成为了社会的焦点,医生和实习生社会地位下降,逐步成为了舆论众矢之的,受到了来自于各方面的谴责。但是,目前在解决医疗问题上,国家和社会各界采取的措施和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何保护患者的权利和医院正常的诊疗秩序上,更多地站在患者角度为病人出谋划策,忽视了医学实习生在医疗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对其权利的保护。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对实习权只字未提。社会学者致力于对如何保护患者的隐私权、知情权、自主权等研究,新闻媒体纷纷谴责实习生的不负责任。本文首先分析了实习权的概念、性质和特点,指出实习权实质上是一种受教育权,明确了实习权和实习生权利的区别,本文重点研究的是实习权而非实习生权利。从法律的角度探讨了学校、医院和实习生之间的关系,分析三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其次,结合医疗纠纷案例分析了当前医学生实习活动的现状,提出了实习权面临困境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由于学校近年来不断扩招,教学资源紧张和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使学校在保证毕业率和就业率的压力下忽视了对实习活动的管理,实习权时常得不到学校的保护。二是紧张的医患关系不利于实习生顺利完成实习,患者的隐私权、自主权以及非法行医难免会与实习权产生矛盾,一旦矛盾激化,患者的利益往往成为各界重视和保护的焦点,而实习权须让位于前者。三是医院和带教医师在《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对于医学生实习行为需要承担严格的法律责任,为了避免受到处罚,只能限制实习生的活动范围,牺牲实习权。然后,着重分析了实习权受到侵犯时,实习生的法律救济途径,主要包括行政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宪法诉讼。不同的途径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医学生惧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实习权,医学生实习权申诉程序不规范,医学生实习权复议制度可操作性差,医学生实习权行政诉讼制度缺乏法律依据等。最后,提出解决实习权法律救济途径存在问题的建议,建立公正的申诉机构,明确医学生申诉的受案范围,保障医学生申诉权的具体程序权利及其制度,确立学校行政诉讼的被告的主体资格等。当然,除了行政救济外,宪法救济制度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多种法律救济途径相互配合,才能真正起到保护医学生实习权的作用。
其他文献
论述了在工业控制领域占主要地位的工业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发展趋势,及我们在实际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正>动手实践能力是"学"与"习"、"知"与"行"、"智"与"情"的紧密结合,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几年来,我校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比
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公正地、客观地评价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然而,由于缺乏经验,我国现存的教师评价还存在
论文以美国图书馆协会为案例选择范围,首先介绍持有该协会硕士认证的大学开设数字图书馆课程的情况。从这些大学中,选出两所最具特点、资料丰富的大学为个案。接下来的正文部
枳作为柑橘类植物唯一的落叶植物,需要经过冬季低温才能开花,这一现象与其体内春化途径关键基因的表达联系紧密。FLOWERING LOCUS C (FLC)是植物春化途径调控成花的中心基因
目前IT市场中,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中小型IT企业如何能在确保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人力资源,降低自身人工成本就成了重中之重。在传统的人力资源
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学的核心问题,也是行政管理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我国改革开放处于攻坚阶段的今天,研究行政效率对行政管理学科的发展以及更好地发展政府的作用都具有重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软件加壳技术的课题背景及研究现状,说明了该项研究的意义及本文的研究方向,接着介绍了Windows操作系统中可执行文件PE的基本结构,之后以此为基础简述了现行的
<正> 城市化是一个国际现象。18世纪60年代英国产业革命以后,世界各国先后开始从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转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这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
<正>"中国音乐比西洋音乐至少落后一千年"——这是萧友梅(1884—1940)评价中西音乐的一个代表性的观点,也是后人研究萧友梅中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然而萧友梅的一生著述中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