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与优化:女律师职业状况实证研究 ——以C市为主要观察样本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matr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古今中外的社会发展,法律职业都是“男人的俱乐部”,这一局面的打破也是近百年才发生的现象。在国外,律师职业发展历史中女性很长时间受到排斥,我国近代史上律师制度发展之初受也禁止女性从事律师职业。经过近一百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年间,女律师的规模从“零”到“半边天”,甚至更多。女性进入法律职业并不断发展的过程,对法律的运作将会产生微妙而又深刻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构建女律师职业群体的数据画像,并从法律职业共同体职业多元视角评价展现当代女律师职业角色,大胆预测女律师职业发展趋势并就女律师职业困境提出完善建议,希望能从制度和社会环境的互动中更好发挥女律师优势和价值。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女性进入律师职业的历史考察。判例法国家经过“判例否认—判例承认—立法确认”的过程,成文法国家经历了“明令禁止—明令允许”的过程;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平等主义、女性主义和法律职业主义先后支持和推动了女性进入律师职业。在制度和理论的推动下女律师规模最终实现了从零到“半边天”。第二部分为女律师职业状况的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呈现女律师的数据画像,女律师的职业特征和男律师呈现高度相似又略有不同。女律师在身份特征上表现为年轻的较高收入群体,业务领域以民商事和诉讼类业务为主,工作强度较高且相对更加青睐经济发达地区的综合型律所,而人脉资源有限和专业技能瓶颈是其主要职业压力来源。无论是在律所管理还是社会任职,女律师发展都有广阔天地,较有作为。第三部分为女律师的职业困境分析。研究发现,在蓬勃发展的势头中女律师的职业发展也面临瓶颈,在业务领域上“万金油”式传统业务型律师居多而专业型和创新型较少;职业压力上也面临家庭与工作的冲突解决机制的欠缺、执业环境“中性化”色彩浓郁等问题;在社会职能作用发挥方面女律师在律所重大事务管理决策和参政议政方面的空间较为狭窄,公共领域的参与和认可度不够。第四部分为完善女律师职业发展的优化建议。首先应该强化女律师的职业优势,例如从法学教育的路径培养复合型人才、建立健全律师分类制度、发挥女律师在公益法治中的作用和价值等。其次建立友善型执业环境,完善孕期工作衔接机制。最后通过政策推动重塑社会性别体制,不断摒除社会性别刻板偏见,同时推进女律师参政议政。
其他文献
初中阶段学习难度升级,考试频率增多,学生承担的考试压力也在进一步增大,这直接导致部分学生产生考试焦虑情绪,严重困扰其心理健康,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考试焦虑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探索亲子沟通和考试焦虑的关系,并试图引入自尊和防御性悲观两个变量,探究其在亲子沟通和考试焦虑之间起到的关系作用,以丰富国内外关于亲子沟通和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以成都、西安及汉中地区653名
情绪的认知与管理是当代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程内容之一,而内疚作为一种源于未能满足自我行为标准的负性情绪,是学生在学习及日常生活当中最常见的情绪体验。对内疚情绪的正确认识和管理有利于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虽然内疚是一种负性情绪,但它会引发积极的情绪修复行为,内疚下的个体会产生一种期望自我达到自我标准的普遍愿望。本研究旨在检验这样一种观点,当感受到内疚这种源于未能满足自我行为标准的情绪时,高中生更
欺凌现象普遍发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校园内外,不论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都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学者们相继在欺凌的相关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果,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完善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采用自我控制量表、儿童人际冲突应对策略量表及欺负行为问卷对819名中职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自我控制、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及欺凌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在自我
精神性是指个体内心对神圣、理想的认知、追求及其体验的心理,主要指个体的内部自我。人际信任可以理解为我们在社交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相信双方的交往是以诚实、可靠、正直为基础的。为了了解中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本次调查探讨了精神性、应对方式人际关系敏感以及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机制。为此选取了成都市某两所中学的在校605名学生,利用米勒的精神性量表修订版、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人际关系
学业拖延多发生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是指学生个体意识到拖延学习任务会带来消极后果和影响,仍然主动选择推迟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高中生的学业拖延会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一系列学业拖延行为会导致高中生学习效率低下,从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不理想,使学生对未来不抱有太多希望。目前国内外关于学业拖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大学生可以更加自由的支配自己的时间,因此也更容易产生学业拖延行为。许多人认为学生进入高
现代社会发展快速,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身心健康受到高度重视,睡眠质量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研究表明,睡眠不但可以使个体的身心得到恢复,还与个体的记忆、情绪等这些心理活动有很大的关联,一旦出现睡眠问题就容易引起一些身心疾病。以往研究表明,压力与睡眠质量存在密切关系,但研究对象较少以高中生为被试。研究指出,对于压力和睡眠质量,个体的情绪唤起、压力应对方式与认知评价及对此起着
文章基于对患有"大脑发育迟缓"的特殊儿童安安随班就读的情况进行个案研究,指出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班级管理中存在问题,并从认知、专业和发展三个层面,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英国作为协约国的一方,在战场上人员伤亡惨重。彼时,中国政府在梁士诒的建议之下,采用了“以工代兵”的方式,派华工去欧洲支援协约国参战。英法成立招工公司先后在中国招募了约14万华工赴欧参战。这些华工为一战协约国的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目前学界对一战赴法华工群体的研究已经有许多的成果,对于华工赴法、华工在法的工作、生活和华工归国等内容都有论述,但是还有很多历史细节有待深入,故还
全面抗战时期,因抗战建国需要,中华民族在危机时刻团结一致,民族情怀集聚,一个配合新县制的“政教合一”、“儿童教育与成人教育融为一炉”的国民教育制度得以产生。这是中华民族教育在战时的一种特殊制度。全面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全力建设四川,使之成为抗战大后方,国民教育制度是其力推的重要举措之一。地处川西北的汶川县也不例外。汶川县属于民族地区,国民教育实施过程中遇见许多困难,在民族交融的独特社会情形下,形成了
2020年初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国际形势愈加复杂。台湾相关问题随国际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两岸关系也呈现复杂化趋势。新冠疫情的话题不仅是国内评论,同时也是国际评论关注的重点话题。本文以台湾《自由时报》作为载体和切入点,采取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考察了2020年1月1日-2020年4月5日期间,台湾民进党当局在“病毒源头”“台湾加入WHO”以及“问题口罩”三个议题上,如何围绕中国大陆的新冠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