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深化,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增速始终保持领先,成为国际投资领域中最突出的亮点之一。但是中国企业OFDI起步较晚,国际化经验不足,其欲通过OFDI活动实现技术赶超和生产率进步的战略能否实现,是本文关注的重点内容。
首先,在回顾综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基于2007-2013年由《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的匹配数据,描述了OFDI对企业TFP影响的典型化事实。结果发现,OFDI企业较之单纯服务国内市场的企业拥有更高TFP均值,平均增速也更快;国有企业在OFDI前后生产率变动最大;资源获取和商贸服务型企业TFP不增反降;东道国为高效创新者时,OFDI企业生产率提升,反之则出现下降。
其次,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解决了“反事实”问题,同时满足双重差分(DID)的共同趋势检验,构造了随机非平衡面板数据,并从企业所有权、企业投资动机、东道国创新水平等异质性特征考察OFDI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一方面中国企业OFDI提高了企业生产率水平,但累积效应整体呈逐年减弱态势;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当期OFDI对生产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但是这一作用逐渐减弱,而民营企业恰恰相反;从长期看,OFDI企业以资源获取和技术研发为目的,其作用由负转正后,强度逐渐增加;以高效创新国家为东道国的企业生产率提升作用十分显著且逐年增长,而位于非高效创新国的企业生产率当期促进作用明显,但会逐渐转化为显著的负效应。
再次,本文采用Sobel中介因子检验方法,证明了OFDI对自身生产率水平的作用存在多重中介效应,并分别从单一性与同时性两个视角进行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显示,规模效应、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均充当了“部分中介”,其中,研发强度为代理指标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为25.21%、以新产品率为代理变量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为9.2%、学习效应为8.88%和规模效应为2.1%;当同时考虑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的作用时,其对总效应的解释能力更强,分别为34.08%和14.81%。
最后,在总结全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从投资环境、投资主体、风险防范、自主创新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中国企业OFDI的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首先,在回顾综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基于2007-2013年由《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的匹配数据,描述了OFDI对企业TFP影响的典型化事实。结果发现,OFDI企业较之单纯服务国内市场的企业拥有更高TFP均值,平均增速也更快;国有企业在OFDI前后生产率变动最大;资源获取和商贸服务型企业TFP不增反降;东道国为高效创新者时,OFDI企业生产率提升,反之则出现下降。
其次,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解决了“反事实”问题,同时满足双重差分(DID)的共同趋势检验,构造了随机非平衡面板数据,并从企业所有权、企业投资动机、东道国创新水平等异质性特征考察OFDI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一方面中国企业OFDI提高了企业生产率水平,但累积效应整体呈逐年减弱态势;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当期OFDI对生产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但是这一作用逐渐减弱,而民营企业恰恰相反;从长期看,OFDI企业以资源获取和技术研发为目的,其作用由负转正后,强度逐渐增加;以高效创新国家为东道国的企业生产率提升作用十分显著且逐年增长,而位于非高效创新国的企业生产率当期促进作用明显,但会逐渐转化为显著的负效应。
再次,本文采用Sobel中介因子检验方法,证明了OFDI对自身生产率水平的作用存在多重中介效应,并分别从单一性与同时性两个视角进行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显示,规模效应、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均充当了“部分中介”,其中,研发强度为代理指标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为25.21%、以新产品率为代理变量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为9.2%、学习效应为8.88%和规模效应为2.1%;当同时考虑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的作用时,其对总效应的解释能力更强,分别为34.08%和14.81%。
最后,在总结全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从投资环境、投资主体、风险防范、自主创新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中国企业OFDI的持续发展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