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NF-κB p65、IκBα、白介素(IL)-1βmRNA在大鼠放射性肺损伤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以揭示放射性肺损伤发生、发展的调控分子机制。研究方法:将64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成空白组、照射组两个组。空白组大鼠只予饲养而不作其它处理;照射组大鼠予单次照射右侧肺部。两大组大鼠分别于照射后第2周末、6周末、12周末、24周末麻醉后取血清及肺组织:(1)大体观察法观察大鼠肺组织肉眼观变化;(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IL-1β水平;(3)苏木精—伊红(HE)染色、马松三色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右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4)样本碱水解法测定肺组织匀浆羟脯氨酸含量;(5)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q RT-PCR)检测NF-κB p65、IκBα、IL-1βmRNA的相对表达量。实验结果:(1)大鼠肺组织大体观察结果:各时间点空白组大鼠肺脏呈粉红状,质地柔软且饱满,有弹性、光滑、无炎性渗出,照射组大鼠从2周末起,肺部出现轻微水肿,体积略增大,6周末时,肺组织进一步肿胀、体积进一步增大,而到12周末时,可见大鼠肺组织逐渐萎缩,质地稍变硬;24周末时,可见大鼠肺组织萎缩、表面不平整,有较为明显的片状灰白色区域。(2)HE、Masson染色显示:空白组大鼠右肺肺泡和肺间质组织无明显充血、水肿等病理改变,肺泡结构完整,胶原纤维沉积不明显。照射组肺组织在照射后2周末即出现毛细血管轻度充血、部分肺泡上皮脱落、间质稍水肿,但其胶原纤维沉仍积不明显;照射后6周末时,肺泡壁及肺泡间隔稍增厚,肺泡腔稍缩小,水肿明显,并伴有炎症细胞浸润和少许胶原纤维沉积;12周末时,可见肺泡壁及肺泡间隔增厚较前明显,局部肺泡消失,肺泡壁及间隔等出现明显增生的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等,胶原沉积较前增加;在第24周末时,部分肺泡腔被结缔组织代替、融合、实质化,有些肺泡腔出现缺失,肺结构被结缔组织所破坏,肺泡壁显著增厚,大量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纤维沉积明显。(3)羟基脯氨酸含量检测显示:空白组含量在组内各时间点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照射组右肺组织在照射后6周末、12周末、24周末的羟脯氨酸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且在24周末时达到最高。(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显示:空白组含量在组内各时间点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照射组大鼠照射后各时间点血清IL-1β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照射组IL-1β含量迅速升高,第6周达到最高,而后在12和24周末逐渐回落。(5)q RT-PCR:空白组相对表达量在组内各时间点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照射组NF-κB p65、IL-1β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均P<0.05),照射组中NF-κB p65、IL-1β照射后逐渐升高,第6周达到最高,而后在12和24周末逐渐回落(均P<0.05),而IκBα的mRNA表达相反,照射组IκBα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空白组(均P<0.05),在照射后第六周表达量最低(P<0.05),此后逐渐回升。结论:医用60Co放射治疗仪对大鼠右肺进行单次照射18Gy可以有效建立放射性肺损伤的模型;血清IL-1β参与了放射性肺损伤发生发展的过程,且主要在放射性肺损伤早期中起作用;在大鼠放射性肺损伤过程中,NF-κB p65、IL-1β的mRNA的相对表达上调,IκBα的mRNA相对表达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