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1年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全面融入到国际经贸体系,参与国际分工。目前,中国经济总量位居全球第二,货物贸易总额排名世界第一,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令人世人瞩目的成就。不过,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双重压力。在国际方面,自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在全球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就进入到相对低迷的阶段,世界货物贸易总量经历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大幅下降,世界经济总体复苏缓慢,世界贸易总量增长率连续多年低于3%。由此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旧分工体系面临着重组,国际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着重新布局,以美国为首等西方发达国家则意图改变目前的国际贸易规则,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形成区域贸易保护,这些都对中国对外开放形成了冲击和挑战。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让中国和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持续获益,是中国作为经济大国的责任。同时在中国国内,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降低,资本价格的逐年升高,粗放型的经济扩张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放缓的趋势,传统产业面临转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寻找经济新增长点,实现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的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此背景下,中国积极探索新的贸易合作发展,拓展国际发展空间,寻求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作为一项以全球为视野,以互利共赢为前提条件,以维护沿线国家发展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伟大工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今后对外合作提供了新思想、新方向,为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带动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为促进生产要素有效流动,资源配置提高效率,协调产业发展融合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为推进中外产能合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文围绕“一带一路”倡议,试图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探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产能合作的理论基础,梳理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产能合作的发展路径,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一,对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考虑到目前现有的经济发展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投资理论、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全球化与全球价值链理论等相关理论无法单独或完全解释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合作,本文尝试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产能合作理论,探索国际产能合作规律,并对国际产能合作内涵给出理论解释。
第二,梳理和总结国际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包括波特的钻石模型、世界经济论坛(WEF)、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论证国际产能合作与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明确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的方向,确定出口比重指数(EMS)、相对出口优势指数(RCA)、出口增长优势指数(NXRCA)、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IMS)以及贸易竞争指数(TC)等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的选择,为国际产能合作实证分析做好理论铺垫。
第三,基于中国的视角,全面研究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现状、产业结构、货物贸易发展情况、FDI和ODI等方面的特点,发现中国无论在总量方面或是增量方面,都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则各项数据差异较大,中国有能力引领“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建设。
第四,运用模型计算出中国和“一带一路”65个沿线国家在10大类产业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构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计算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结果表明,中国在制造业产品部门无论是在比较优势方面,还是竞争优势方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比优势巨大,制造业竞争水平的提升才是推动中国整体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源动力;中国制造业部门内部结构出现重大变化,资本密集型产品部门已经取代劳动密集型产品部门,成为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新的领军部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优缺表现明显,优势产业部门大都集中在初级产品部门,制成品部门发展较为滞后;西亚、南亚等地区产业转型趋向较为明显,独联体等地区产业转型停滞不前;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互补性大于产业竞争性。
第五,结合实证分析结果,为“一带一路”沿线产业合作六大重点区域建设,即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梳理产业对接规划,找出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利益交汇点,并分别从政府和企业的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的结论有以下几点:一是国际产能合作理论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和全局性;二是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是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前提基础,而国际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中较为核心的内容和重要纽带;三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互补性较强,产能合作的潜力巨大;四是“六大经济走廊”建设将有效推动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在此背景下,中国积极探索新的贸易合作发展,拓展国际发展空间,寻求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作为一项以全球为视野,以互利共赢为前提条件,以维护沿线国家发展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伟大工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今后对外合作提供了新思想、新方向,为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带动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为促进生产要素有效流动,资源配置提高效率,协调产业发展融合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为推进中外产能合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文围绕“一带一路”倡议,试图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探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产能合作的理论基础,梳理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产能合作的发展路径,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一,对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考虑到目前现有的经济发展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投资理论、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全球化与全球价值链理论等相关理论无法单独或完全解释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合作,本文尝试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产能合作理论,探索国际产能合作规律,并对国际产能合作内涵给出理论解释。
第二,梳理和总结国际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包括波特的钻石模型、世界经济论坛(WEF)、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论证国际产能合作与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明确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的方向,确定出口比重指数(EMS)、相对出口优势指数(RCA)、出口增长优势指数(NXRCA)、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IMS)以及贸易竞争指数(TC)等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的选择,为国际产能合作实证分析做好理论铺垫。
第三,基于中国的视角,全面研究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现状、产业结构、货物贸易发展情况、FDI和ODI等方面的特点,发现中国无论在总量方面或是增量方面,都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则各项数据差异较大,中国有能力引领“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建设。
第四,运用模型计算出中国和“一带一路”65个沿线国家在10大类产业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构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计算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结果表明,中国在制造业产品部门无论是在比较优势方面,还是竞争优势方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比优势巨大,制造业竞争水平的提升才是推动中国整体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源动力;中国制造业部门内部结构出现重大变化,资本密集型产品部门已经取代劳动密集型产品部门,成为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新的领军部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优缺表现明显,优势产业部门大都集中在初级产品部门,制成品部门发展较为滞后;西亚、南亚等地区产业转型趋向较为明显,独联体等地区产业转型停滞不前;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互补性大于产业竞争性。
第五,结合实证分析结果,为“一带一路”沿线产业合作六大重点区域建设,即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梳理产业对接规划,找出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利益交汇点,并分别从政府和企业的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的结论有以下几点:一是国际产能合作理论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和全局性;二是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是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前提基础,而国际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中较为核心的内容和重要纽带;三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互补性较强,产能合作的潜力巨大;四是“六大经济走廊”建设将有效推动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