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法制社会的逐步建立,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受教育者,其权利和权利意识得到重视和强化。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主要力量,其权利意识的强弱对于大学生自身权利的维护、法治国家的建立、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当代大学生的权利意识随之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维权案例也日益增多,但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公民权利意识是特定的社会成员对自我的利益和自由的认知、主张和要求,以及对他人认知、主张和要求的社会评价。而大学生公民权利则集中体现在政 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文化权利和生态权利五个方面,与此适应的大学生公民权利意识就表现为政治权利方面的监督权意识和选举权意识;经济权利意识方面的高等教育消费者的权利意识;社会权利意识方面的受教育权利意识、社会保障权利意识、劳动权利意识和隐私权意识;文化权利意识方面的一般文化权利意识和知识产权意识;生态权利意识方面的环境权利意识。当前大学生公民权利意识呈现出权利认知走向自觉、权利行为趋向于合理、权利诉求表达机制逐步完善等特点。但是,大学生公民权利意识也存在着政治权利参与意识不强、经济权利意识匮乏、社会权利意识有待于加强、文化权利意识相对薄弱、生态权利意识亟待增强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教育在大学生公民权利意识方面差强人意、现实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影响。 提升大学生公民权利意识的路径在于,结合高校教育和社会实际,一方面要深化高校大学生公民权利意识教育具体内容,即夯实以政治权利意识教育为重点的大学生权利意识教育、重视以经济权利意识为保障的大学生权利意识教育、加强以社会权利意识教育为着力点的大学生权利意识教育、强化以文化权利意识教育为辅助的大学生权利意识教育和筑牢以生态权利意识教育为特色的大学生权利意识教育。另一方面要拓展大学生公民权利意识培育方式,即注重实践教育,深化知行合一;加强社会宣传,深化大学生公民权利意识观念;借助网络载体,开辟大学生权利意识培育新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