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梗阻性黄疸作为临床多发、常见病之一,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eal-time elastography,RTE)技术是新型超声成像新技术之一,近几年此项技术已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胸腹腔疾病的检查、诊断。目前,将该技术应用于肝病等重要脏器疾病诊疗的影像研究更是非常前沿课题。本实验将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弥散定量分析功能用于梗阻性黄疸患者及大鼠模型,初步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弥散定量分析功能对梗阻性黄疸肝脏改变的定量化诊断价值。方法:基础研究:选取无特定病原体的,2.5~3.0月龄,体质量280~330g的雄性SD(Sprague Dawley,SD)大鼠30只(由牡丹江医学院医药研究中心无特异病原SPF(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动物房提供,使用许可证编号:SYXK(黑)2015-007),随机分为甲组(试验组)和乙组(对照组),每组分别15只,将其置于12h白-黑周期的安静、通风,温度22~26℃,湿度40~70%的标准环境中分笼饲养,自由进食、及饮水。甲组15只大鼠行手术建立梗阻性黄疸模型,乙组大鼠仅经相同手术步骤单纯暴露胆管不予以结扎等操作即可。应用装载有组织弥散定量分析软件的超声诊断仪对动物模型在造模前、造模后2周及解除梗阻后2周分别进行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对弹性图像进行弥散定量分析。比较分析两组鼠在各个节段的%AREA(Area ratio of low-strain region,%AREA)和MEAN(Average relative strain value,MEAN)值的变化情况。临床研究: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就诊于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及附属二院的4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依据其临床化验中总胆红素水平将4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分为轻度(20例)、中度(12例)及重度(11例),所有病例通过经皮经肝胆管造影外引流术、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内外引流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外引流术三种术式之一进行解除梗阻性黄疸治疗;另选取同时期在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进行体检的31例无黄疸者,并排除肝炎等肝脏弥漫性病变病史,心脏病史,且无长期饮酒史,未实行过肝脏、胆道等腹部手术者为对照组。采用HI VISION Ascendus彩色超声诊断仪(日立公司)装载的组织弥散定量分析软件对实时超声弹性图像进行分析处理,测定并记录所有患者术前、术后肝脏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内的应变均值(MEAN)和蓝色领域百分比(%AREA)。比较各组间的MEAN和%AREA及其与黄疸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基础研究:造模前及解除梗阻后2周时甲乙两组大鼠的%AREA值及MEAN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甲组大鼠造模后2周%AREA及MEAN值与乙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大鼠造模后2周时%AREA和MEAN值分别与造模前及解除梗黄后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研究:43例梗黄患者术前平均MEAN及%AREA值与31例无黄疸组(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四组间各自两两比较,除轻度黄疸组术前平均MEAN和%AREA与非黄疸组相比较、重度黄疸组%AREA值与中度黄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ss19.0的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的MEAN值和%AREA分别与黄疸的程度呈负相关(r=-0.517,P<0.05)和正相关(r=0.511,P<0.05)。41例梗黄患者中38例分别经解除梗黄治疗后,除11例轻度黄疸患者行PTCD外引流术治疗后MEAN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所有病例术后平均MEAN及%AREA值均可获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三种解除梗阻性黄疸术式治疗后的术后平均MEAN及%AREA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弥散定量分析功能可反映梗阻性黄疸引起的肝脏改变;2.定量化参数MEAN及%AREA在梗阻性黄疸前后有显著改变,与其严重程度相关性密切,可作为梗阻性黄疸程度的定量化评定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