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资源依赖和能源消费的大国,其碳排放长期位居全球碳排放的前列。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现实背景下,研究地区碳排放强度是实现产业低碳转型,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尽管既有研究已经从各类研究视角出发,采用各种定量方法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驱动因素、估算模型和结果效应展开了充分讨论,但研究视野大多数基于区域或省级层面,缺乏下沉至区县层面的思考与理解。同时,立足于宏观层面的碳排放强度研究大多建立在空间经济特征一致性这一假设前提下进行,较少关注在经济差异性较大的空间内部结构中碳排放强度的关联性与空间分布机制,这使得现有相关碳排放配套政策的溢出效应无法得到有效体现。本研究围绕着“具有经济结构与发展水平差异性较大的特定区域的碳排放强度空间特征”这一研究议题,重点探讨了重庆市碳排放强度的驱动因素与区域差异性,具体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借鉴低碳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外部性理论、国家干预理论、环境技术理论等理论,采用面板数据研究了重庆市“一区两群”区域的碳排放强度驱动因素、收敛性及空间溢出性等相关问题。首先,本文利用IPCC算法估算出了重庆市主城区及各区县的碳排放强度,并基于2009—2019年的区县面板数据对城镇化水平、能源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对外开放水平、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财政情况、技术创新水平与碳排放强度之间进行协整分析。其次,本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重庆市2009-2019年的碳排放强度展开收敛性和溢出性分析。一方面,在空间收敛性上纳入空间尺度效应,即空间绝对β收敛模型、空间条件β收敛模型以及空间俱乐部收敛模型,以其验证了重庆市“一区两群”的空间尺度效应特征。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各驱动因素对碳排放强度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与总效应影响,检验了重庆市各区县碳排放驱动因素对碳排放强度产生的溢出效应。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检验,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基于重庆市整体和“一区两群”分区域视角从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城镇化水平、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技术创新水平和财政情况等角度归纳并验证了重庆市碳排放强度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对其关系进行协整检验。(2)利用全局Moran’s I指数及局部Moran’s I指数对重庆市区县碳排放的集聚效应与辐射效应进行了划分,以探讨各区县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收敛性,即绝对β收敛检验、条件β收敛检验和俱乐部收敛检验。(3)利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对总样本与“一区两群”分样本展开碳排放强度的溢出性检验,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了三种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以增强结果的稳健性。通过上述理论研究并利用重庆市统计局2009—2019年38个区县的418个规上企业的能源消费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近十年重庆市碳排放强度呈现持续性下降趋势,但其区域分布呈现较大差异,即主城都市区高于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最低,这一空间分布侧面印证了“一区两群”空间区域布局的科学内涵。2)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以及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等因素对重庆市碳排放强度具有促进作用,会显著增强碳排放强度;而城镇化水平、财政情况以及技术创新水平等因素具有抑制作用,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3)基于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莫兰指数,重庆市各区县的碳排放强度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主城区周边城区对毗邻区域的碳排放强度有明显的正向辐射效应,渝东北、渝东南等区域内区县对毗邻区域的碳排放强度有明显的负向辐射效应。4)重庆市碳排放强度收敛表现方面,空间效应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虽然绝对β收敛与条件β收敛的结果不显著,但分区域的俱乐部收敛结果明显。5)在空间溢出性检验的验证结果中,周围区县能源结构消费和对外开放水平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对碳排放强度表现出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性。结合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8条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提倡推动低碳经济协同治理,呼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并创新能源消耗的价格策略、制定差异化的节能减排政策、完善能源消耗金融配套体系、提高能源消费转型补助额度、重视能源消耗的数字化管理、加快完善碳排放核算体系构建,助力重庆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总体而言,本文丰富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碳排放的空间计量研究,为重庆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制定碳减排规划,合理优化碳减排调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为全国和部分类似省市碳排放空间效应的研究提供一定借鉴意义,并对促进重庆市各区县同频共振、协同发展,共同推动重庆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