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巡回审判制度是我国审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人民法院贯彻便利民众的司法理念的一种灵活的审判方式,在建立至今的几十年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我国,巡回审判制度从设立之初被大力推行,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却逐渐退出了人民法院工作的重点,而最近几年在实践中出现了复兴的趋势。最高人民法院在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中强调了巡回审判制度的重要性,实践中全国各地很多人民法院大力推行巡回审判制度,将开展巡回审判工作作为人民法院工作的一个亮点。巡回审判制度在当代中国司法实践中的复兴值得思索:为什么巡回审判制度在我国能够长期存在,并在当前的实践中出现复兴的趋势?当前我国巡回审判制度中存在哪些问题亟需解决?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选择将我国巡回审判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我国巡回审判制度的历史演变与影响因素,首先梳理了我国巡回审判制度建立、发展、弱化、复兴的历史演变过程,其次分析了影响我国巡回审判制度的若干因素,包括司法理念、政治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巡回审判制度的运作样态与特征,主要通过书面资料并辅以实证调研的方式,运用文本分析和实证调研的描述展现了我国巡回审判制度在实践中的运作样态。在此基础上,本文概括了我国巡回审判制度的特征,即巡回收案、就地开庭、注重调解、案件类型相对集中、主要适用简易程序。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巡回审判制度的功能。本部分从民众与国家两个视角对我国巡回审判制度的功能展开了分析:从民众的视角考察,巡回审判制度能够便利人民群众诉讼、减轻民众诉讼负担;从国家的视角考察,巡回审判制度有利于国家合理配置有限的司法资源,及时解决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普法宣传、推行法治。第四部分分析了我国巡回审判制度存在的问题。本文指出这些主要问题包括:司法为民流于形式,立法过于原则抽象,物质保障不够充分,法庭与基层组织沟通不够以及现代司法与乡土秩序的冲突。当前我国巡回审判制度在实践中出现了复兴的趋势,因此对巡回审判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五部分对我国巡回审判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针对我国巡回审判制度存在的问题,本文建议从以下方面对巡回审判制度进行完善:明确目标,适应我国司法改革的导向和要求;完善立法,促进巡回审判制度的法治化和规范化;加强法院的物质保障,降低制度运行的成本;建立巡回法庭与基层组织的合作沟通机制;扩大巡回审判制度的功能,寻求最佳司法效果。本文提出,当代中国仍然需要巡回审判制度,但应当对巡回审判制度进行合理定位。巡回审判制度具有一定的作用,不能对其一概排斥;但巡回审判制度的运用也应当以需要为限,不能盲目追求形式。本文基于立法与司法实践对我国巡回审判制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针对我国巡回审判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建议。这是本文一点微薄的贡献。由于调查资源的限制,本文对我国巡回审判制度运行的真实情况的了解可能存在不够深入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