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综合医院躯体化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2.探索躯体化障碍的药物治疗。3.研究小剂量帕罗西汀对躯体化障碍的疗效。4.研究躯体化障碍患者的症状转归情况。方法:1.对符合CCMD-3关于躯体化障碍诊断标准的155例患者用自编调查表统计其一般资料。应用躯体形式障碍症状筛查量表(SOMS-7)统计其临床症状,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其情绪状况。2.给予小剂量sSRI类或者sNRI类抗抑郁药物治疗,对其中47例患者进行8周的随访观察其主要症状缓解情况和容易残留的症状。并且随访主要症状的缓解情况。3.将入选对象中63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29)。其中治疗组给予小剂量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然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其情绪状况,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表-36(SF-36)评价其生命质量,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进行评定,并随访其主要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1.SD患者女性多于男性,症状复杂多样,可累及多个系统,其中最常见的症状为疲劳(73.55%)、心悸(72.90%)、头痛(70.32%)、睡眠障碍(69.67%)、头昏(66.45%)等,SD患者普遍伴有抑郁症状(72.26%)或焦虑症状(59.35%)。2.SD患者在给予抗抑郁药治疗2、4、8周末,症状数目明显减少,焦虑、抑郁及常见症状明显缓解;8周末常见症状完全缓解率在70%以上,其中头痛是最容易缓解的症状,完全缓解率为86.67%,头昏不易缓解,残留率为27.70%,但程度较前有明显改善。3.经过治疗前后评定显示帕罗西汀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的主要躯体症状头痛、心悸、睡眠障碍、疲劳、头昏治疗8周后的完全缓解率均在70%左右,焦虑抑郁症状明显缓解,并且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结论:1.躯体化障碍患者存在比较敏感的症状,如疲劳,心悸,头痛,睡眠障碍和头昏等,并且伴有较高比例的焦虑抑郁症状。2.小剂量sSRI类或者sNRI类抗抑郁药物治疗躯体化障碍有效。3.小剂量帕罗西汀对躯体化障碍患者的躯体化症状和焦虑抑郁症状有较为显著的疗效,并且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