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PR1/3/4在小麦抵抗叶锈菌侵染过程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c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麦生产中,小麦叶锈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小麦产量的病害,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发掘广谱持久抗病基因资源、培育抗病新品种是目前控制叶锈病最为经济有效的策略,也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在植物受到病原菌侵染后,植物会首先产生局部的抗病反应,然后这种抗病反应还会进一步引发整株植物产生持久的非特异性抗性,植物的此种特性被称为系统获得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病程相关基因非表达子(nonexpressor of pathogenesis-related genes,NPR)在SAR介导的信号感受和传导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是潜在的持久广谱抗性基因。目前人们对NPR基因在小麦抵抗叶锈菌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还知之甚少。本文克隆了三个TaNPR基因(TaNPR1/3/4),对其功能和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本工作为完善小麦抗病分子机制积累了资料,也为挖掘持久广谱抗性基因,推动抗病分子育种提供了证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
  1.本文克隆得到三个TaNPR基因,命名为TaNPR1/3/4,分别对应拟南芥中的AtNPR1/3/4;三个基因所编码的蛋白都含有N末端的BTB结构域、中心的DUF和ANK锚定结构域、C末端的NPR1_Like C结构域。
  2.实时定量PCR检测显示:TaNPR1在亲和组合(Tc×260)中,接种初期(4h)表达量最高,随后逐渐下降,不亲和组合中(TcLr26×260)TaNPR1在接种后120h内,整体呈现高表达的趋势。TaNPR3在亲和和不亲和组合中都呈现略微下降的趋势,且两组合中差异不明显。TaNPR4在亲和组合中变化不明显,趋势相对稳定;在不亲和组合中,TaNPR4接种后前中期趋势稳定,接种后期(96h和120h)表达急剧上升。
  3.使用BSMV-VIGS、RNAi技术分别沉默TaNPR1、TaNPR3、TaNPR4、TaNPR3/4、TaNPR1/3/4后,统计单侵染点的HR面积和吸器母细胞(HMC)数量,统计结果表明,沉默TaNPR1之后,试验组单侵染点的HR面积与对照组相比增大,试验组单侵染点的HMC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增多了,表明沉默TaNPR1的植株抗性减弱,TaNPR1在抵抗叶锈菌侵染过程中呈现正调控作用;沉默TaNPR3或TaNPR4之后,单侵染点的HR面积和HMC数量相较于对照无明显变化,植株抗性基本没受影响,进一步证明TaNPR3或TaNPR4的功能冗余性;同时沉默TaNPR3/4后,单侵染点的HR面积相较于对照均变小,HMC数量减少,表明植株抗性增强,TaNPR3/4参与抵抗叶锈菌侵染并且呈现负调控作用;同时沉默TaNPR3/4之后,单侵染点的HR面积相较于对照增多,HMC数量增加,植株抗性减弱,但是在这三者之中,谁发挥主要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4.通过GFP荧光蛋白融合表达技术分析TaNPR1/3/4在烟草表皮细胞中的分布状态,结果表明,TaNPR1/3/4不仅存在于细胞核,而且在细胞质中也有分布。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初步分析TaNPR1能够分别与TaNPR3、TaNPR4发生相互作用,TaNPR1与TaNPR3的互作不如TaNPR1与TaNPR4的互作强,同时他们的互作受SA影响。进一步通过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证明TaNPR1能够分别与TaNPR3、TaNPR4在植物细胞核中发生相互作用。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和目的:人体免疫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装置,它不仅保护身体免受微生物等外部侵害,而且还保护自身受损或功能失常的组织,其中第一道保护屏障之一是炎症。炎症是先天免疫的主要机制,并在许多过程中受到调节。这种调节步骤之一是细胞因子网络,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复杂细胞因子网络的核心角色,发挥着关键的作用。TNF-α生物活性的改变参与调控自身免疫和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展进程,调节细胞的生长、分
学位
DENN(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Normal cells and Neoplasia)结构域是进化上非常古老且高度保守的蛋白模块,其本身具有鸟苷酸交换因子(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s,GEF)活性。研究表明,具有DENN结构域的蛋白常常作为Rab蛋白的GEF发挥作用,负责介导特定的Rab蛋白与GTP结合,使其变为激活构像
研究背景:  生物钟广泛存在于生物个体当中,对于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生物钟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被广泛关注,据研究报道,生物钟紊乱会对脂质代谢、血压稳态、动脉硬化等产生影响,并对血管造成损伤。然而,有关核心钟基因Bmall对于血管内皮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报道甚少。  研究目的及意义:  探究核心生物钟基因Bmall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学位
RNA聚合酶是维持机体细胞生长和器官发育的关键调控机器。在真核生物中主要有3种RNA聚合酶:RNA聚合酶Ⅰ(RNAPⅠ)、RNA聚合酶Ⅱ(RNAPⅡ)和RNA聚合酶Ⅲ(RNAPⅢ)。RNAPⅡ参与所有mRNA转录,是12个亚基组成的大型复合物,分子量约为520KD。虽然RNAPⅡ结构和功能已明确,但复合体组装过程尚不明确。RNAPⅡ无法进行体外自我组装,证明细胞内聚合酶复合体完成组装需要组装因子。
学位
日前,现有的抗艾滋病药物都主要在HIV感染靶细胞的过程中或进入靶细胞后发挥作用。因此,它们都只是被动的防御——抑制病毒的侵染和复制,并不能在没有靶细胞的情况下主动的进攻,从而灭活病毒。在前期的工作中,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的HIV蛋白类灭活剂2DLT,该灭活剂可以特异性的作用于HIV-1的gp120和gp41,并使其在没有靶细胞的情况下被快速的灭活。2DLT主要是利用含有35个氨基酸的连接肽(link
大豆是世界上公认的高蛋白高脂肪作物,大豆花叶病毒引起的大豆花叶病毒病是导致大豆减产的常见病害之一。本实验室前期工作证明在大豆品种‘冀豆7号’与SMV株系N3组成的不亲合组合中,SMV的侵染会引起NO信号分子的产生,进而诱发胼胝质在胞间连丝上沉积,阻断SMV在细胞间的转运。胼胝质受胼胝质合酶和胼胝质水解酶的严格调控,哪些胼胝质合酶在大豆抵御SMV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利用生物信息学、R
学位
高盐与干旱是影响小麦等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磷脂信号系统在调节植物应答渗透等非生物胁迫的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磷脂酰肌醇依赖的磷脂酶C(PI-PLC,简称PLC)是磷脂信号中重要的信号分子之一,研究表明其在多种植物中参与生长发育和响应胁迫的过程。本实验室前期使用qRT-PCR和westernbolt的方法证实小麦TaPLC1、2的表达受到盐或干旱的诱导,并利用PLC的抑制剂为TaPLC参与小麦幼
学位
蛋白质乙酰化是真核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可逆蛋白质修饰方式,由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s)和组蛋白去乙酰转移酶(HDACs)共同作用,根据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和外界生存环境的改变,动态调节植物体的乙酰化水平,从而调节不同基因的表达来维持植物的生存需要。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玉米组蛋白去乙酰化转移酶(HDAC)家族的基因进行分析,获得了与拟南芥AtHDA19同源的玉米ZmHDA101基因,基因代码
学位
世界范围内的盐害严重威胁着粮食安全。研究表明,WRKY转录因子和HDAC家族在介导植株盐胁迫的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分析了一个小麦WRKY家族基因TaWRKY46和一个小麦HDAC家族基因TaHD2-1应答盐胁迫的功能。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TaWRKY46基因是WRKY家族Ⅲ型转录因子,其编码蛋白包含1个WRKY结构域和1个C2HC型锌指域。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TaWRKY46定位于细胞核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