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谱技术的蚕桑相关特性数字化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q2008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农业已经成为21世纪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支撑技术。它从农业生产、农业管理以及农业科学研究的实际出发,将各个环节准确定量并加以数字化,为全方位的农业科学管理、合理决策提供基础技术平台,为农业科学研究提供全新的定量定性研究方法。蚕桑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行业,但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现正面临着科学化、信息化、高效化的挑战。光谱技术是实现数字化农业研究的重要技术,近年来在许多农作物的相关特性研究上取得了成功经验,但光谱技术在蚕、桑上的研究则未见报道。为此,本论文就光谱技术在蚕桑行业中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索,为推进数字蚕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对所采用的SPAD502叶绿素仪在桑叶测量时不同叶位、不同品种的影响差异性做了统计分析,发现这两个因素对SPAD的测量结果有显著差异。   (2)建立了9个品种桑叶的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之间的关系,并列出了方程。发现9个品种均呈正相关关系,说明采用SPAD仪可以用来对桑叶的营养状况做出简单判断,但是对于不同的品种,其具体数值需要进行校正。采用SPAD502研究了同一叶片、同一植株不同分支处SPAD值的分布情况,并采用ArcView3.2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中的空间分析模块对其进行了形象、直观化的表达。结果表明,对于同一叶片,测量部位不同,SPAD值也不同:而对于同一植株的SPAD值则基本上遵循从低端向顶端减小的趋势。结合养蚕实际,对春、秋两季荷叶白品种确定的叶位进行了跟踪测量。分析了SPAD值在养蚕期间随生长的变化趋势。   (3)根据几何学原理,对试验选用ASD公司的便携式可见一近红外光谱仪进行了参数分析。根据仪器高度、保存次数和扫描次数三因素下蚕种吸光度值的统计分析,发现不同的仪器高度下蚕种的吸光度有极显著差异,而保存次数和扫描次数则差异不显著,根据试验要求,选用了扫描30次,保存3次的参数,对不同蚕品种进行了鉴别,通过偏最小二乘法模型参数比较,发现该光谱仪对蚕种鉴别的高度以8cm为佳,为今后试验的开展选取最佳测试高度奠定了基础。   (4)对采集过近红外光谱数据的蚕种样本进行孵化率分析。经过统计分析发现,经过光谱扫描后的样本孵化率与未扫描过的样本孵化率无显著差异。初步证明了近红外光对蚕种的生命力无显著性破坏,为利用该技术在蚕业生产和检验上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5)采用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对冷藏浸酸种和越年种进行了产地和品种的鉴别。从偏最小二乘法的建模参数来看,对产地的鉴别,冷藏浸酸种的校正模型相关系数在0.946以上,预测模型相关系数在0.872以上,越年种校正模型相关系数都在0.949以上,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在0.941.以上,说明采用光谱技术可以鉴别蚕种的产地。同样地,对品种鉴别,冷藏浸酸种的校正模型相关系数在0.964以上,预测模型相关系数在0.938以上,而越年种的校正模型相关系数在0.966以上,预测样本模型相关系数在0.968以上,说明采用光谱技术可以鉴别家蚕蚕种的品种。这项研究结果为今后正确、无损、快速地鉴别蚕种的真伪以及是否产自优质生产基地做了基础工作。   (6)跟踪调查了主要蚕品种在出库前不同发育阶段的近红外光谱反射特性。通过数学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鉴别蚕卵的不同胚胎发育阶段,将蚕卵肉眼观察无法得到的胚胎发育状况做了数字化信息转化。对催青后的蚕卵发育情况进行日光谱跟踪测量,发现在不同的胚胎发育期,其光谱的特性也不同,可以通过数学建模加以判断,为日后检测催青胚胎是否正常发育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7)初步建立了蚕、桑相关特性近红外光谱管理系统。系统分网络版和单机版,方便了科研和生产单位、个人的查询和使用,有利于推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蚕桑行业的应用。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8  在物、化、生等自然学科中,化学课程的实验性最为突出。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大量的生动有趣的化学现象,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动脑、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实验还可以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探究方法,并通过探究获得化学知识。化学实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能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摘要:在我国目前较为严峻的教育体制改革下,课堂主体已经在逐渐改变,教师以求“教是为了达不教”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说,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发挥的地方,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数学课堂当然也不例外。因此,教师的教学要积极的体现其含义,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数学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做到真正的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成绩,这
摘要:目前中学生课外阅读局面令人担忧,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很必要。教学实践证明:用蚕食式阅读法进行课外阅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蚕食式阅读法;课外阅读;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3.23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们赞叹春蚕的无私奉献,我却更欣赏春蚕的坚韧。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春蚕咀嚼桑叶,日夜不停,但却有条不紊,步步充实,吐丝结茧。受到启示:用蚕食的方式进
中图分类号:G623.23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倡朗读,重视朗读,加强朗读,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小视的话题,小学语文老师应学会享受朗读所绽放的独特魅力。因为朗读教学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试着将“朗读”二字深埋心间。  在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灵活运用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及心理所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以下称《标准》)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再次明确了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学生是当然的“主人”。体现出当今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难以适应这些的。因此,教师要从一个支配
中图分类号:H319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应达到145万字,具体的量化到比如,我手中的这一本《鲁滨逊漂流记》简装本,总字数19.2万字,也就是说,在小学阶段,学生至少要读8本这样的名著才能基本完成,课标是对学生小学阶段课外阅读量的最低要求。学生个人的语文实践也证明,凡是课外书读得多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强,学习效果就好。因此,只注意于课内,而忽略课外,功夫只是用了一半。  课外阅
【内容摘要】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都是前人的经验之谈。事实也是如此,作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朗读教学有着独特的魅力,课文读好了,许多问题就会水到渠成,迎刃而解。但多数农村初中语文却少了琅琅的读书声,显得单调,枯燥。朗读教学对于培养和丰富学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和发展思维等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
线粒体是细胞内重要的亚细胞器,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其通过呼吸作用将糖、蛋白、脂类等生物大分子物质氧化分解,释放ATP,为机体提供能量。目前研究表明,线粒体不仅与能量代谢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