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是中国实业教育的起步阶段。在清政府推行的新政改革中,倡导实业、兴办教育是最有益和最有效的两项措施。而实业教育作为实业与教育两者的结合点,在教育发展史和实业发展史上都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实业教育兴起的背景表现在经济、思想和实践三个方面。19世纪后半期,中国实业人才极端匮乏。甲午战争的失败使战前已经产生的实业教育思想骤然变为一种社会思潮,并与救亡图存的大环境密切联系起来。手握实权的洋务派早在战前就兴办了一系列技术学堂,成为实业学堂的雏形;维新时期朝野上下兴办实业学堂的呼声更促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实业学堂的产生,在具体实践方面为后来实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实业教育政策的制定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是中国最早颁布的近代学制,尽管没有付诸实施,却初步规定了实业教育的设学原则,为癸卯学制中实业教育政策的制定奠定了基础。癸卯学制是中国最早付诸实施的近代学制,确立了大力发展实业教育的政策,并对各级各类实业学堂的入学资格、学习年限、学科程度、培养目标、考试办法、毕业奖励、教员资格、师资培养等各方面作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为实业学堂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后来,针对具体实践中显露的不足,又颁布了一些补充和改进措施,增强了政策的可操作性。 实业教育管理机构包括教育和经济两种,这种管理机构的多元化充分反映了实业教育作为实业和教育结合点的特性。教育方面,从兼管新式教育的管学大臣到专管实业教育的总理学务处实业处再到学部实业司,实业教育的中央管理机关几经变革。经济方面,从商务大臣到商部保惠司再到农工商部各司,均对实业学堂的设立和管理负责。管理机构繁杂和职权划分不清晰的情况导致了学部与农工商部的权限之争。 实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实业学堂的兴办。总体上说,清末十年全国实业学堂的数量逐年增长,分布日趋广泛。随着普通学堂的普及和实业学堂自身的发展,水平普遍呈上升趋势。但经费的紧张和师资的匮乏始终是困扰实业教育的难题。清政府不得不多方筹集资金,多渠道任用教员,以保证实业学堂的顺利发展。江苏和湖北作为实业教育发展的重点省份,在实业学堂的兴办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风格,是清末实业教育发展的两种典型。 清末实业教育的发展顺应了时代潮流,推动了社会发展。首先,实业学堂培养了大批人才,促进了实业的发展;其次,实业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发展促进了观念的变革;同时,实业教育政策和实践方面的进步又为民国实业教育奠定了基础。由于中国的实业教育是在封建王朝的末期兴办的,必然具有时代和自身的局限性,这种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大大降低了实业教育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