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肝转移基因影像组模型的建立及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fentong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直肠癌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在许多国家,由于早期的疾病筛查和治疗手段的快速发展,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然而,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仍然不理想。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肝转移也正是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虽然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以及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的引入,显著延长了肝转移患者的生存,但晚期肠癌患者的生存仍不到3年。基因是决定肠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证实,不同RAS(KRAS和NRAS)和BRAF基因状态的肠癌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特点,但是其影像组特征是否不同尚不清楚,肠癌肝转移的关键分子机制目前尚无全面定论。因此,本研究拟针对肠癌肝转移这一临床问题,一方面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基于CT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基因预测模型,以实现对晚期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RAS(KRAS和NRAS)和BRAF基因突变状态的无创预测。同时,也对肠癌肝转移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分子的潜在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方法:1.多中心纳入2014年1月-2019年10月经系统治疗的有病理学确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2.利用3D-Slicer软件对患者的肝脏转移病灶进行手动逐层勾画分割。3.利用Pyradiomics方法提取肝转移病灶的影像组特征。4.根据同类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和一致性相关系数(concordanc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CCC)>0.75筛选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较强的特征。5.对患者的CT图像进行两种语义特征的评估:1)是否存在肝脏或区域淋巴结以外的转移性病灶,2)是肝转移病灶是否存在“微卫星”现象(单个横截面积较大的肝脏转移病灶周围围绕着多个横截面积较小的病灶)。6.利用七种算法基于语义特征、影像组特征构建RAS和BRAF基因突变状态的预测模型。7.评估各个预测模型的准确率、特异性、敏感性、AUC等指标,并评估最佳预测模型在多个亚组中的预测性能。8.验证最佳预测模型在多中心是否存在预测性能差异。9.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筛选肠癌肝转移的关键基因。10.运用在线数据库对多聚球蛋白受体(Polymeric Immunoglobulin Receptor,PIGR)的表达情况进行验证。11.利用免疫组化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PIGR在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12.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IGR在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13.Transwell和伤口愈合实验评估细胞迁移的能力。14.应用c DNA质粒或si RNA技术对PIGR进行过表达或瞬时沉默。15.利用基因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探索PIGR相关信号通路。16.统计学分析:采用Graph Pad Prism、Pyhton和R进行统计相关分析。分子生物实验数据均为为三次独立重复实验的平均值±标准差。使用Student’s t检验评估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P<0.05认为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果:1.多中心纳入筛选合格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159例。2.利用3D-Slicer软件及Pyradiomics方法提取、筛选得到肝转移病灶的851个可重复性较强的影像组特征。3.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基于影像组特征和语义特征二者联合所构建的联合评分模型(Radiomics and Semantic Features Model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RS-ANN Model)的预测性能最佳。根据每个预测模型的准确率、特异性、敏感性、AUCs等指标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提示RS-ANN模型在训练集的AUC达到0.95,准确度达到81.10%,在验证集的AUC达到0.79,准确度达到71.43%,该评分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其他全部模型。4.在亚组分析中,RS-ANN模型在RAS或BRAF基因突变型的患者人群中,阳性检出率达到100%。5.该模型在不同中心的患者人群中的预测性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外推性。6.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筛选得到多聚球蛋白受体(PIGR)是肠癌肝转移的关键基因。7.在GEPIA、TCGA-COAD和GSE39582等在线数据库中,PIGR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结肠组织,PIGR在右半结肠癌之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左半肠癌组织(P值均<0.05)。8.44例术后患者的组织标本免疫组化结果提示,PIGR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结肠组织,PIGR在右半结肠癌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左半肠癌组织。78例患者血浆中PIGR的ELISA结果提示,右半肠癌患者血浆中的PIGR表达水平高于左半肠癌患者。9.根据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六种肠癌细胞系中PIGR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RKO表达水平最高,HCT15表达水平最低,据此我们后续采用si RNA在RKO细胞中进行基因沉默,用过表达质粒在HCT15细胞中进行基因过表达。10.PIGR在肠癌细胞系中影响上皮细胞间质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发生。在应用c DNA质粒或si RNA技术对PIGR进行过表达或瞬时沉默处理后,利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EMT相关蛋白,发现在HCT15细胞系中过表达PIGR后,ZEB1和N-Ca表达上调;在RKO细胞系瞬时沉默PIGR后,ZEB2和N-Ca表达下调。11.PIGR影响肠癌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的实验结果表明与NC对照组相比较,在HCT15细胞系中过表达PIGR后,HCT15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增强;在RKO细胞系瞬时沉默PIGR后,RKO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减弱。12.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的结果提示,在PIGR低表达的右半肠癌患者中,Wnt/β-catenin的通路活性明显下调。13.PIGR表达水平影响Wnt/β-catenin的通路活性。利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Wnt/β-catenin通路的相关蛋白,发现与NC对照组相比较,在HCT15细胞系中过表达PIGR后,Wnt-β-catenin通路活性上升;在RKO细胞系瞬时沉默PIGR后,Wnt-β-catenin通路活性下降。结论:1.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基于增强CT的影像组及语义特征构建的RS-ANN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RAS和BRAF基因突变状态。2.PIGR是右半肠癌肝转移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基因。3.PIGR可能通过调控Wnt/β-catenin通路促进肠癌细胞的EMT发生,促进肠癌细胞的迁移能力,进而促进肠癌肝转移。
其他文献
目的:肝癌是全球致死率极高的癌症之一,现有的临床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切除、介入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但是,现有的这些治疗手段适应症窗口较窄,治疗后极易复发。因此,开发新型且有效的治疗手段已迫在眉睫。铁死亡,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方式,逐渐被大家所熟知,它是一种依赖于铁存在的,一种程序性的细胞死亡方式。已有研究发现,通过诱导铁死亡信号通路能显著降低肝癌细胞的存活率。因此,开发新型肝
目的:糖尿病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健康问题,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使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眼、心脏、脑、肾、周围神经、足等,其中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就是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大约30-40%的糖尿病患者发展为DKD,其中三分之一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从2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可导致严重的疾病负担。影响RA的因素有很多,如遗传因素、年龄和性别、肥胖、吸烟及饮酒等危险因素。维生素D缺乏也被认为是RA的影响因素。一些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支持了机体维生素D的状态是RA发病和进展的因素之一;也有一些研究没有发现机体维生素D的状态与RA存在密切联系。但是,无论是支持还是否定的研究结果
目的:膀胱癌是全球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导致约15万人死亡。进展性膀胱癌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不足5%,晚期膀胱癌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膀胱癌进展的机制尚不明确。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作为肿瘤微环境中基质部分的主要细胞成分,干预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免疫逃逸、治疗抗性。但是,CAFs在膀胱癌中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与其相关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指妊娠第20周以后,以新发高血压和蛋白尿为主要症状产科疾病,严重者可出现头痛、眼花、肺水肿、恶心、呕吐、肝肾功不全等症状。它是一种严重的世界范围的产科疾病,是导致孕妇和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全世界每年发病率为3%-5%。目前针对子痫前期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及时分娩是唯一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带来的后果包括早产,胎儿发育不全,产妇及胎儿多器官受损等后
目的:重性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以及重性抑郁障碍有着很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一直以来,对精神疾病的诊断和评估还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目前尚缺乏客观的神经生物学标记来应用于重性精神疾病的临床诊断、疗效评估、预后评估等临床常规中。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功能连接被证明是一种客观且可靠的脑神经网络活动的指标。最新提出的动态功能连接是功能连接的一种动态形式,其反
目的:上皮性卵巢癌(EOC)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早期阶段没有明显的症状,大多数患者被诊断时已为晚期,远期预后差,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环状RNA(circ RNA)含几百至几千个核苷酸、它稳定的共价闭合环状结构富含微小RNA(mi RNA)结合位点,能够吸附并解除微小RNA对靶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参与竞争性内源RNA网络,并通过调控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表达,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外泌体是直径为30-10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导致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主要的类型,约占85%。手术是对非小细胞肺癌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大部分肺癌患者在就诊时肿瘤已进展从而失去了手术的机会。虽然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案如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被证明对肺癌有效,但肺癌患者的整体预后仍不令人满意,5年生存率仅为11%。我们迫切地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探索新的癌基因及抑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组建后,承担了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提出了"全灾种、大应急"的具体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针对消防无线通信网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和论述。本文首先介绍了消防无线通信网建设的重要意义,阐述了无线通信网的建设与应用现状,简要分析了消防无线通信的发展方向,探究了无线通信网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关键技术,为消防无线通信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目的:胶质瘤是最常见的成人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恶性肿瘤,这类患者病残率和病死率均非常高,中位总生存期仅10-14个月。脑胶质瘤病人在手术切除后以及放疗后往往需化疗,因此化疗成为根除脑胶质瘤细胞的可靠方法。既往有研究表明低强度超声(LIUS)能够促进胶质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LIUS联合姜黄素治疗在人脑胶质瘤细胞中的抗肿瘤活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本研究以人脑胶质瘤细胞U87和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