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生殖医学的相关观察指标,探讨“五七”妇女肾气虚及二至天癸颗粒提高高龄不孕妇女卵巢反应性的机理。方法:临床研究将60例参加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的高龄不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选用控制性超排卵短方案。分别用二至天癸颗粒联合Gn(治疗组,30例)和单用Gn(对照组,30例)治疗,观察临床肾虚症状改善情况,分别对促性腺激素(FSH)的用量,不同时期血清抑制素B(INHB)水平,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和卵泡膜血流测定,获卵数,优质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和卵泡液E2、FSH、INHB的表达进行评定。实验研究采用12月龄的,阴道细胞学表现动情期延长的昆明雌性小鼠作为初老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二至天癸颗粒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以不同含药量的初老小鼠血清,与体外培养的小鼠颗粒细胞共同培养48h,收集培养液,测定其E2、孕酮(P)以及INHB的含量;观察各组小鼠卵巢组织形态学改变并且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卵巢颗粒细胞InhibinαmRNA、FSHRmRNA的表达量。结果:临床研究:中西药物联合应用方案与单用西药方案比较,在不影响临床诱导排卵疗效的前提下,可明显改善患者肾虚症状,与促排卵西药发挥协同作用,减少药物的周期用药量及用药天数,缩短治疗周期,并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能协调生殖内分泌激素环境,通过对卵泡液中细胞因子INHB表达的调控,及增加卵泡膜及子宫内膜血流灌注,以提高高龄不孕妇女卵细胞质量及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发现肾虚证候与FSH、INHB、AMH等客观指标均存在相关性。实验研究:二至天癸颗粒含药血清可明显增加颗粒细胞雌激素、孕酮、抑制素B的分泌量,且有一定的剂量依从性。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二至天癸颗粒组能促进生长卵泡生长,上调卵巢颗粒细胞InhibinαmRNA、FSHRmRNA的表达而促进颗粒细胞的功能,提高卵巢储备功能。结论:二至天癸颗粒配合Gn可明显减少r-FSH用量,提高卵巢反应,改善卵子质量,提高妊娠率,提示二至天癸颗粒提高高龄不孕妇女卵巢反应性的机理与其增加颗粒细胞雌激素、孕酮、抑制素B的分泌量和上调InhibinαmRNA、FSHRmRNA的表达有关。推论INHB、AMH增高是高龄妇女出现肾虚证候的原因,是“五七阳明脉衰”的现代辩证依据,进一步丰富了“肾主生殖”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