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新课程改革以来,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逐渐成为生物学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是生物学知识学习的重要索引,生物学知识和相关技能的获得,是在解决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尤其是生物学科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形成适宜的问题表征。学生对生物学科问题的表征水平决定着他们能否成功解决问题。目前,国内外大多倾向于研究问题表征的内涵、影响因素和发展性等,且多以物理、化学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逐渐成为生物学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是生物学知识学习的重要索引,生物学知识和相关技能的获得,是在解决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尤其是生物学科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形成适宜的问题表征。学生对生物学科问题的表征水平决定着他们能否成功解决问题。目前,国内外大多倾向于研究问题表征的内涵、影响因素和发展性等,且多以物理、化学学科为主。在生物学科上,对学生生物学科问题的表征水平的判断,缺乏有效的评价指标和标准,导致教师难以准确评价学生生物学科问题表征的水平,以便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最终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因此,本研究旨在开发生物学科问题表征的有效评价体系,重点进行评价指标和标准的设计与实践研究。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在分析国内外有关问题表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依据问题表征的一般思维模式,初步建立生物学科问题表征的评价指标和标准;其次,以经典生物学科问题为背景,根据生物学科问题表征评价指标和标准,设计生物学科问题表征调查问卷并实施问卷调查,对评价指标和标准的合理性和区分度进行初次探索,收集并分析反馈信息,修订初拟的评价体系;再者,通过专家意见调查,确定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建立完整的生物学科问题表征评价体系;最后,以修订版生物学科问题表征调查问卷实施再测,以检测其可靠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依据本研究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所编制的生物学科问题表征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内容效度,能够准确测量学生的问题表征水平。
其他文献
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全球性教育趋势,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是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指引,教材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载体。纵观国际教育,AQA作为英国最主要的教育考试机构之一,其教材特色鲜明。比较中英两国生物学教材能为我国生物学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我国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必修2教材(2019年版)、英国AQA A-level生物学课程标准及
21世纪课程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高中生物课程的课程宗旨是提高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出要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维度发展,并要着眼于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需要。因此本文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依据,以福建省高中生物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对高中教学中培育生物学核心素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笔者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记录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并利用设计
2016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这意味着研学旅行由选修变为必修,从随机变为计划,由随意走向规范。生物学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双重特点,能够丰富研学旅行的内容,同时,生物学研学旅行也为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根据中学的培养目标、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当地特色资源设计研学旅行课程,是最大化发挥当地特色资源优势,提高学生学科核心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对应的评价方式也随之改变。对学生的要求从最初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向能力导向转变。命题立意也应当从知识立意过渡到能力立意,关于学生在生物学科所需具备的能力方面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初、高中学业测评领域,常规测评方面较为欠缺。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逐渐积累。单元测评作为过程性评价,可考量学生学习的动态发展过程,基于能力的单元测评的开展,可督促学生能力的逐步形成。基于此背景确定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知识经济型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更新知识成了一种世界趋势,如何加工信息对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在2016年颁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通过学生的深度学习才能得以实现。深度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主动构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在新的问题情境中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学生要能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
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进行,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新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引进与产生。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课堂要改变教师中心的现状,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生物课堂,学生容易养成机械学习的习惯,难以主动思考,缺少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课堂较为沉闷。拼图式合作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自主建构知识,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
科学思维在学生终身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生物科学史不单是呈现知识发现和发展的过程,还蕴藏科学家在探索真理过程的所表现出来的科学思维,是教学中用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良好材料。笔者在知网中输入“生物科学史”、“科学思维”等关键词后发现,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案例不多。因而,在查阅大量文献和调查的基础上,本课题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展开运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实践研究。笔者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生物学课程的宗旨。科学思维作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基于事实证据和逻辑推理,服务于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主要包括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和批判性思维四个维度。科学发现是在科学思维与旧知识旧经验的良性互动下产生,所以科学思维水平的提高对于学生科学探索生物学规律、把握事物的本质有重要作用。论证是在论据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维度组成,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科学探究作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以问题为核心的,要求学习者能够基于现象提出问题,针对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设计并实施,最终得出结论并表达交流。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本文通过思考传统文化元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价值与意义,揭示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论述了课程创新的形式、融合民间艺术的方法,并结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探析了文化自信视域下传统文化元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这个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