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体》是中国杰出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的代表作,主要讲述了由文革期间一次意外的星际通讯而引发的外星文明对地球的入侵。小说一经出版就广受赞誉,堪称中国最杰出的科幻小说作品。2014年《三体》英文版由美籍华裔科幻小说家兼翻译人刘宇昆翻译完成,上市后反响热烈,成功地将中国科幻小说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规范是描述翻译研究中的重要概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图里、切斯特曼、诺德、赫曼斯以及列费维尔等都对翻译规范进行了研究。切斯特曼认为,翻译规范是由翻译理念因子演变而来。他把规范分为期待规范和专业规范,又把专业规范细分为责任规范、交际规范和关系规范。他的翻译规范论比图瑞等人的更为全面深入,对不同文化中具体的翻译实践或翻译活动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科幻小说是科学与文学相结合的特殊文学形式,不仅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更能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深层思考。由于文学界和翻译界对科幻小说的定义一直未达成共识,对翻译这一属于通俗文学的文体的关注较之其他文体少之又少,这一切都阻碍了科幻小说翻译研究的发展。而《三体》的英译本于2014年才在美国出版,由于出版时间不长关于其译本的相关研究更是寥寥。本文试以切斯特曼提出的规范理论为框架,对《三体》的英译本进行全面的研究与分析,探求翻译规范理论下翻译规范对译本、译者及其翻译行为的影响,并结合小说英译本在英语世界的接受和读者的评价来看这种影响在译本中取得的效果。 通过研究发现,刘宇昆在翻译《三体》时确实受到了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的影响,小说在西方世界也广受好评。从期待规范上看,译者充分考虑到了当今西方读者对科幻小说这一特殊文体的期待和当今西方的翻译传统;从专业规范上尤其是交际规范上看,译者在处理一些文化负载词和科幻虚构词时,运用多种方式以实现最大程度的成功交际。总之,本文旨在引起人们对科幻小说等边缘文学翻译的关注,为科幻小说的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