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是推动更多人享受现代文明的必然路径。由于起点阶段不同,欧美等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稳定发展的新阶段,而中国的城市化快速发展主要开启于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化率保持了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的速度。也就是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使得城市人口规模增加了6.5亿左右,相当于美国人口的2倍、日本人口的5倍、德国人口的7.8倍、法国人口的近10倍,可以称得上是人类城市化发展历史上的奇迹。特别是,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长,人均收入也在同步提高,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人均GDP不足400美元,提升至2019年的超1万美元。在这样的发展成就背后,我们不难看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必然有着与世界各国一致的发展规律,伴随着由乡到城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的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等。然而,由于中特殊的发展阶段和制度环境,使得城市化不同阶段的内在驱动力和外在表现形式上,会产生有别于其他国家的特殊性。在这些特殊性当中,户籍管理制度和高铁网络建设是比较重要的两个因素,前者对城乡间、区域间人口流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后者通过改变区域间的时空距离,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区域一体化构成了直接影响。鉴于此,本文以空间经济学为主要理论工具,构建了一个包含户籍制度、高铁网络在内的城市化分析框架,从理论上揭示了两者对城市化进程的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收集整理形成一个包含城市特征数据、高铁网络数据等在内的独特数据集,对上述理论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八方面:
第一部分,绪论。在对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和当前政策导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阐述了本研究可能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详细介绍了本研究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遵循的技术路线和总体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本研究主要存在和需要突破的难点,以及其中可能蕴含的理论创新点。为更好说明本研究所具有的可行性,本部分最后还简要介绍了前期主要工作基础和相关准备。
第二部分,研究评述。与本文紧密相关的研究文献主要涉及人口城镇化与收入水平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高铁经济效应研究。在简要阐述本文主要研究主题的基础上,本部分着重对人口城镇化化与城乡、地区收入差距,城市空间结构测度方法和经济效应,高铁网络的人口流动、区域分工、创新促进效应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了针对性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个可拓展的研究方向。
第三部分,国际视域比较。为更好揭示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本部分通过广泛收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化数据,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收入差距、空间结构三重关系的视角,对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国际视域下的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城市化历程所具有的四方面一般性和四方面特殊性。
第四部分,总体分析框架。为更加系统地审视户籍制度、高铁网络与城市化发展的内在关系,本文在现有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基础上,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包含上述三重因素在内的总体分析模型,通过将劳动力流动纳入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并基于此分析高铁网络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如何共同影响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空间形态。
第五部分,人口城镇化、收入水平与城市规模。人口多样化是城市的生命力所在。本部分以技能互补为视角,对人口城镇化如何作用于城市内部收入差距变化,进而影响城市规模进行了研究。基于2003—2015年我国25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本部分发现:低技能劳动力比重、城市收入水平和城市规模三者正相关,表明以经济总量衡量的城市经济规模越大,扩大其低技能劳动力比重,越有助于提升其总体收入水平。
第六部分,城市空间结构与收入差距。构建怎样的城市空间布局形态,是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回答的问题。本部分从收入差距的视角出发,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经济效应进行了研究,创新性地运用DSMP/OLS全球夜光数据,衡量了市域、省域、省际三个维度的城市空间结构,分析各自对相应维度上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机制,并发现:市域维度上城市空间结构越集聚,地区收入差距越小,而省域及省际维度上二者关系相反,城市空间结构越集聚、地区收入差距越大。
第七部分,高铁网络与城市创新结构。高铁在加速区域间要素流动的同时,也为跨区域创新合作创造了更多可能。本部分以1999-2017年间的地市级专利、夜光和高铁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对高铁网络接入如何影响城市创新水平进行了研究,并发现:总体上,接入高铁网络对城市创新水平具有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在不同规模城市之间存在差异,高铁网络接入的创新效应与城市规模间呈现“U”型关系,其中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高铁网络接入有助于信息技术等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大城市的集聚,加快城市间的人口流动,对创新要素的空间配置产生优化作用。
第八部分,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部分总结了本文七项主要研究发现,并结合这些研究结果,从城市化政策设计、高铁经济发展模式设计两方面,对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提出了十二项的政策启示和建议。最后,还进一步就现有研究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对后续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第一部分,绪论。在对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和当前政策导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阐述了本研究可能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详细介绍了本研究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遵循的技术路线和总体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本研究主要存在和需要突破的难点,以及其中可能蕴含的理论创新点。为更好说明本研究所具有的可行性,本部分最后还简要介绍了前期主要工作基础和相关准备。
第二部分,研究评述。与本文紧密相关的研究文献主要涉及人口城镇化与收入水平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高铁经济效应研究。在简要阐述本文主要研究主题的基础上,本部分着重对人口城镇化化与城乡、地区收入差距,城市空间结构测度方法和经济效应,高铁网络的人口流动、区域分工、创新促进效应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了针对性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个可拓展的研究方向。
第三部分,国际视域比较。为更好揭示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本部分通过广泛收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化数据,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收入差距、空间结构三重关系的视角,对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国际视域下的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城市化历程所具有的四方面一般性和四方面特殊性。
第四部分,总体分析框架。为更加系统地审视户籍制度、高铁网络与城市化发展的内在关系,本文在现有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基础上,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包含上述三重因素在内的总体分析模型,通过将劳动力流动纳入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并基于此分析高铁网络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如何共同影响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空间形态。
第五部分,人口城镇化、收入水平与城市规模。人口多样化是城市的生命力所在。本部分以技能互补为视角,对人口城镇化如何作用于城市内部收入差距变化,进而影响城市规模进行了研究。基于2003—2015年我国25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本部分发现:低技能劳动力比重、城市收入水平和城市规模三者正相关,表明以经济总量衡量的城市经济规模越大,扩大其低技能劳动力比重,越有助于提升其总体收入水平。
第六部分,城市空间结构与收入差距。构建怎样的城市空间布局形态,是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回答的问题。本部分从收入差距的视角出发,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经济效应进行了研究,创新性地运用DSMP/OLS全球夜光数据,衡量了市域、省域、省际三个维度的城市空间结构,分析各自对相应维度上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机制,并发现:市域维度上城市空间结构越集聚,地区收入差距越小,而省域及省际维度上二者关系相反,城市空间结构越集聚、地区收入差距越大。
第七部分,高铁网络与城市创新结构。高铁在加速区域间要素流动的同时,也为跨区域创新合作创造了更多可能。本部分以1999-2017年间的地市级专利、夜光和高铁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对高铁网络接入如何影响城市创新水平进行了研究,并发现:总体上,接入高铁网络对城市创新水平具有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在不同规模城市之间存在差异,高铁网络接入的创新效应与城市规模间呈现“U”型关系,其中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高铁网络接入有助于信息技术等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大城市的集聚,加快城市间的人口流动,对创新要素的空间配置产生优化作用。
第八部分,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部分总结了本文七项主要研究发现,并结合这些研究结果,从城市化政策设计、高铁经济发展模式设计两方面,对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提出了十二项的政策启示和建议。最后,还进一步就现有研究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对后续研究方向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