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翻译理论当中,译者通常有两种地位。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意识存在着两种情况,“不在场”或“在场”。一方面,在大部分的传统翻译理论当中,译者是一个仆人,他/她的主人就是原文的作者,译者的主体意识“不在场”,译者必须躲藏在原文作者的后面,他/她的任务是把原文作者的意图、原文的内容和文体风格忠实地传递给译文的读者。在另一方面,在近代的翻译理论当中,许多翻译理论者提出,对原文的忠实不是翻译的唯一标准。翻译对于译者来说是一种再创造,译者是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正因为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意识必须“在场”。对于译者的主体意识在翻译的过程中的作用由此就有了不同的理解。本文将从以下的三个方面对此问题做出讨论:首先,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主体意识在文学翻译中是客观存在的。本文将以语料库语言学为基础,把庞德的译作《华夏集》作为文本,对其进行文体分析。文体分析表明,庞德不但在翻译中具有自己特有的文体特点,而且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也具有这个特点。这是翻译行为影响的。结果表明,译者在译文中留下自己的“指纹印”,我们在译文中除了可以听到原文作者的声音之外,还可以听到译者自己的声音,译者有自己的文体特色。所以,翻译对于译者来说是一种再创造。其次,翻译的过程包括对原文的解码和对译文的编码。译者首先作为原文的读者,根据所掌握的原语的知识和对原语文化的了解对原文进行解码。接受美学建议,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应把读者的教育背景,文章的社会历史的条件考虑在内,所以在解码的过程中不同的译者对于相同的文章将会有不同的理解。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还作为译文的作者对译文进行编码。译者作为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者,在对译文进行转码的时候,译者将根据文化交<WP=6>流的要求在译语文化中选择相对应的码。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显露出其主体意识是自然的和必要的。最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意识在文学翻译中是客观存在的,而它的存在使译者创造更多的和更好的译本。为了正确地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和领悟原文的文体特点,译者的主体意识在对原文的解码过程中应该“在场”,以有效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实现翻译的文化交流的目的。而且,只要译者的主体意识在编码的过程“在场”,为了避免原文文化在译文中的“不存在”,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就能慎重,三思而后行,从而成功地完成两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