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发展,语言在演进,如何看待汉语成语的与时俱进,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本文选取汉语成语多义现象这个话题作为研究对象,对汉语成语多义现象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求展示汉语成语语义演变的客观现状与内在规律。人们对汉语成语的研究已经有了较长的一段历史了,在20世纪初汉语成语就已经成为我国语言学家关注的重要对象。人们对成语语义的认识不同成为困扰成语定性的关键因素。成语具有表意双层性的特点,我们以是否具有表意双层性的特征作为是否是成语的判断标准。每个成语都有字面意义,且是成语整体意义转化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汉语成语多义现象,是指在词典中一个成语有多个义项的静态描写;在这多个义项里,成语的多义现象主要是指成语引申义、比喻义的多个并存现象。我们认为,多义成语应有两类。一类是词典中已作多义处理的成语,即显性多义成语。一类是词典中虽未作多义处理,而实际语用中存在多义用法的成语,即隐性多义成语。从字面意义与整体意义的关系看。成语一般是由字面意义组合,然后形成整体意义。隐性多义成语的这两个意义大都是可以各自独立的。事实上,有些引申比喻类成语,常常有回归本义的用法,而这种回归本义,跨度不大,不同于成语字面义的活用。因而,仍应作成语的多义现象看待。语言与社会发展存在着共变现象。在语义特征的转移、缩小或扩大等内在规律的支配下,成语语义随着社会变迁而变化。随着社会历史发展,汉语成语的理性意义、褒贬色彩都有演变。和理性意义的稳定性相比,汉语成语的褒贬色彩的变化更容易受到来自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导致成语语义褒贬转化的最为普遍的原因是:词义的比喻、引申和古今价值取向的差异。在汉语成语的共时多义描写方面,本文通过梳理成语的词典释义,将多义成语义项分立的原因概括为以下几种情况。(1)因词语义不同而产生多义——汉语成语多源于先秦时期,汉语成语中的词往往因时代变迁产生了多义的现象。这也使成语的整体语义出现多义。(2)因成语整体意义的侧重点不同而产生多义——这种现象可由多种因素导致。一是成语整体语义特征的不同偏移而导致的多义;二是成语整体语义特征里的虚实兼顾导致的多义;三是成语整体语义中因果引申而带来的多义并存现象。(3)因联想义不同而产生多义——联想可以是通过事物间的相似性而产生的的联想,也可以是由事物间的相关性产生的联想,而这两方面的作用又往往是综合的。(4)因搭配义不同而产生多义——从成语的整体意义上说,成语整体意义描述对象或使用范围上因成语构成语素或成语核心词的搭配功能不同而产生多义。探讨多义现象,实际上也是探讨语言意义与语用意义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语用学兴起的背景下,关于汉语成语用法上的多义或者汉语成语活用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在现实语用中,有些汉语成语的字面意义又可独立使用,在语用中产生新的语用意义,这就是成语字面意义的变用。也有一些汉语成语的字面意义基本不变,整体意义往往出现语义的偏移,这就是成语整体义的变用。色彩意义反映的是语言社会性的特点,是语言约定俗成特征的反映。在一个时期里,成语的色彩义是基本稳定的,但是,语用中人们经常会转换成语褒贬色彩,褒义贬用,或贬义褒用,或褒贬中性互换使用,我们称之为色彩义的变用。无论是从语料着手进行的汉语成语多义现象描写,还是从词典释义着手的汉语多义成语的分析,都可以肯定地说,汉语成语语义复杂多变。不过,就词语的基础义、常用义来说,汉语成语语义是具有历时和共时两方面的稳定性的。成语语义的演变主要是从语素、词汇、语法到社会语用和时代变迁等语言内因素和语言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到成语演变结果之一的成语多义现象而言,成语多义现象既体现了成语语义内涵丰富的特点,也体现了语言随着时代而变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