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自从1990年代进入了高龄化社会迄今已逾35年了,过往有关老人议题的研究,有涉及老人生理心理的实质需求层面、有检讨政府政策法令对于老人照护的影响、有老人设施机构高效经营的分析、有对于老人居住设施通用设计与无障碍设计的研究等等,论述范围非常广泛。而部分论述的基础迄今已逾30年了,当时进入老人机构的老人年龄从最年轻的60岁至今也届8、90岁的高龄了,但当时设立的老人机构如何持续照护这些日益老化的高龄者、如何能因应即将入住的新一代老人的生活型态? 本研究针对台湾老人居住场所的实际个案研究以及入住不同老人居住场所的不同老人的亲身体验中,可以经由特定项目的“用后评估”来汇整现今老人居住场所的“设计”是如何影响老人们的入住意愿以及日后入住生活上的诸多顾虑,而这些影响与顾虑是否可经由不同设计方案来改善既有建筑的缺失或不足;本研究另经由数个台湾知名的老人居住场所建筑的“设计比较”来了解不同地理区域、不同规模类型的建筑设计如何影响服务动线系统配置、公共空间的型态及老人住房的配置。 最后,针对台湾老人居住场所的主要几种类型,以居住老人使用者的角度,提出在建筑设计初期中数个主要项目的设计原则,即:量体区划、动线系统、空间配置、逃生避难及外观意象等几个方面,对台湾其它既有老人居住场所提供可改善项目与内容,并对未来的老人居住场所的建筑,建议适用的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