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任何一门学科的内容及教学过程都蕴含着德育资源。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本身又是一门人文学科,以其人文性、实践性可以用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爱国主义情感、环境保护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等道德情感,以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当今社会的道德状况不容乐观,道德标准滑坡、人情冷漠、环境意识淡薄、社会公德意识日趋贫乏,人与人、人与环境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更加激化。学校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主要途径,承担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各学科教学是学校各项活动的重中之重,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成为近年来一些教育工作者的研究方向,大多数从渗透的角度研究各学科的德育功能。笔者也从学科德育的渗透功能入手,对英语教学中学科德育的渗透情况进行调查。本论文首先进行理论研究,即阐明了德育、学科德育、德育渗透及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概念,并阐明了进行学科德育渗透的理论依据。然后为了了解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工作的进行状况,对济南重点高中之一的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济南第九中学进行了学科德育实施状况的现状调查。调查从英语教师对学科德育渗透的认知度、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实施状况及课外活动三方面进行,结果表明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思想得到大部分教师的认可,但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其次,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学科德育渗透理论知识缺乏,学科德育渗透的实践缺乏理论的指导;二是学习的功利化现象严重,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存在功利化倾向;三是一些英语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情感枯竭,德育渗透失去可以进行的途径。最后基于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面临的困境,笔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充分发掘教材里的德育内容,通过英语阅读、语法、词汇教学案例中各环节的设计体现德育渗透,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课外活动的设计、班级文化建设中体现德育渗透。研究表明:要在英语教学中实现既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又培养其较高的道德素养这一目标,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还应把德育内容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对今后的英语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