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依附是一种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满足需求的功能失调的心理行为模式。此类个体在面对家庭、人际或亲密关系时,经常以压抑的方式处理问题、忽视自己的需求来迎合他人、难以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感受,总是通过外界事物或者得到他人的肯定来评价自己的价值。其根本问题在于失去自我,过于把他人的需求作为自己的需求,总是以负面的态度看待自我。自我概念是个体内心深处对于自己形象的看法、体验和评价。已有的研究发现,自我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与界限。 根据Erikson的人格发展理论,青少年时期是统整自我概念的关键时期,其主要任务是自我认同(self-identity)。此时,青少年开始尝试把对自我各层面的了解与看法统合起来,形成协调一致的自我整体,若此任务未顺利完成,将会导致角色混乱(role confusion),在价值判断上产生疑惑,对自我感到怀疑,易出现缺乏自主性、失去自我的情形,从而影响未来的适应,形成不良的自我概念,进而发展出共依附心理。因此,提高自我概念水平,改善共依附心理对于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职生作为特殊的青少年群体,他们进入职业学校后,由于生活环境、学校管理方式、教学方式等的不同,很难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问题,常常会感到困惑与不安,久而久之容易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例如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易自卑;人际关系不协调,易冲突;意志品质欠缺;情绪变化快,自控力差等等。鉴于此,本研究把易产生心理问题的中职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本研究的目的是:1.调查中职生自我概念和共依附心理的现状,分析共依附心理的形成与自我概念发展之间的关系;2.从自我概念的角度设计一套辅导方案,探索该方案对改善中职生共依附情况的实际辅导效果。 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职生共依附心理与自我概念的调查研究。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中文共依附评估量表》对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的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中职生共依附心理和自我概念的现状及两者的相互关系。第二部分为辅导方案对中职生共依附心理的干预研究。采取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探索课程辅导对提高中职生自我概念水平和改善共依附心理的干预效果。 研究结果如下:1.在中职生群体中,共依附心理普遍存在,并且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方面,男生在他人焦点、隐藏自我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独生子女在共依附量表总分和隐藏自我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在是否学生干部方面,学生干部在他人焦点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在低自我价值感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非学生干部。 2.中职生的自我概念水平总体上偏消极。不同性别的学生在生理自我和自我批评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生理自我上,男生高于女生;在自我批评上,女生高于男生。独生子女在家庭自我上的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两者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是否学生干部对中职生的自我概念总分及各因子无显著差异。 3.自我概念与共依附心理存在显著相关,并且通过回归分析可以得出,不良的自我概念可以预测共依附的发生。 4.从提升自我概念的角度,设计辅导方案,可以改善中职生的共依附情况,在他人焦点、原生家庭问题、低自我价值感与隐藏自我方面皆存在明显效果。质性材料的分析结果,也肯定了实验效果。学员在参与辅导课程之后,自我认同、自我行动、学业自我概念、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正向积极的变化。 综合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本研究设计的提升自我概念水平的辅导方案对改善中职生的共依附心理具有显著的立即性教学效果。 2.该辅导方案是适合当前中职生心理发展需求的,具有较强的操作性,适应性和可推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