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模型,观察电针“中极”“关元”穴对骶上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型膀胱的治疗效果,并基于TRPV1通道探讨电针治疗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雌性SPF级SD大鼠72只,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10只假手术组和62只模型组。模型组大鼠通过手术复制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模型,术后每日3次定时定人crede手法排尿,并记录大鼠每日排尿量。待模型稳定后对模型组大鼠进行评价,根据其存活率和成模率再次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激动剂组、抑制剂组和电针+激动剂组。电针组以“中极”“关元”穴给予电针干预(疏波2 Hz,密波15 Hz,强度1 mA),连续2周;激动剂组和抑制剂组分别给予 capsaicin(0.5 mL,1 mmol/L)和 capsazepine(2.5 mL,100 nmol/L)进行膀胱灌注。各组治疗结束后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测,HE染色膀胱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膀胱ICC标志物C-Kit、P2X2受体阳性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大鼠膀胱组织中TRPV1、C-Kit、P2X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电针干预后尿动力学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膀胱尿流动力学检测各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抑制剂组大鼠尿流动力学检测各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激动剂组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电针组相比,激动剂组和电针+激动剂组膀胱尿流动力学检测各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抑制剂组大鼠尿动力学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E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膀胱上皮细胞排列整齐,黏膜层、固有膜结构完整,逼尿肌细胞呈长梭形,分布均匀,平行排列,肌束结构紧密,无炎性细胞浸润,无异常出血、增生及纤维化改变;模型组和激动剂组大鼠膀胱上皮细胞排列错乱,黏膜层、固有膜附近出现出血,部分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结构被破坏,细胞间大量单核细胞浸润,组织水肿、出血明显,逼尿肌细胞肥大紊乱,肌细胞数量减少,小平滑肌束增加并聚集成粗束,肌间结缔组织数量增加呈纤维化趋势;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抑制剂组及电针+激动剂组大鼠膀胱组织的炎性水平、水肿及出血程度均有所缓解,单核细胞浸润数量减少,肌纤维化均已改善。3.膀胱组织的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结果显示:膀胱ICC标志物C-Kit与P2X2受体共同表达于膀胱肌束边缘。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膀胱ICC标志物C-Kit和P2X2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抑制剂组膀胱ICC标志物C-Kit和P2X2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减少(P<0.05,P<0.01);激动剂组和较模型组无显著差异(P>0.05),电针+激动剂组位于模型组与和电针组之间;与电针组相比,激动剂组和电针+激动剂组膀胱ICC标志物C-Kit和P2X2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增多(P<0.05,P<0.01);抑制剂组较电针组膀胱ICC标志物C-Kit和P2X2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QPCR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膀胱组织中TRPV1、C-Kit、P2X2 mRNA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抑制剂组膀胱组织中TRPV1、C-Kit、P2X2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激动剂组和较模型组无显著差异(P>0.05),电针+激动剂组位于模型组与和电针组之间;与电针组相比,激动剂组和电针+激动剂组膀胱组织中TRPV1、C-Kit、P2X2 mRNA表达升高(P<0.05,P<0.01);抑制剂组较电针组膀胱组织中TRPV1、C-Kit、P2X2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膀胱组织中TRPV1、C-Kit、P2X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抑制剂组膀胱组织中TRPV1、C-Kit、P2X2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激动剂组和较模型组无显著差异(P>0.05),电针+激动剂组位于模型组与和电针组之间;与电针组相比,激动剂组和电针+激动剂组膀胱组织中TRPV1、C-Kit、P2X2蛋白表达升高(P<0.01);抑制剂组较电针组膀胱组织中TRPV1、C-Kit、P2X2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电针“中极”“关元”穴可有效改善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膀胱病理组织形态,缓解尿失禁症状,延长有效排尿间隔。2.电针“中极”“关元”穴治疗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的可能作用机制是电针通过抑制TRPV1通道减少膀胱ICC上的P2X2受体表达,减少平滑肌收缩频率,进而改善膀胱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