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大连市肺结核病患病情况和地区内学校结核病疫情流行情况进行学校结核病暴发预防控制策略研究。通过筛选影响发生校园结核病暴发疫情的风险因素,建立学校结核病暴发疫情预测量化指标。对建立学校结核病暴发风险评估模型进行探索,为制定科学有效的学校结核病暴发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导出大连市于2005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间上报的肺结核病患者的患病信息,进行疫情的总体统计和分析。收集大连市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间登记报告的学生肺结核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信息,在随访期内发现的续发病例纳入结核病暴发疫情数据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分析筛选和量化危险因素。借助文献回顾法、专家打分法和AHP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评估,确定两两比较矩阵和风险因素的权重,计算风险概率,建立学校结核病暴发风险评估模型。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收集,通过SPSS 19.0进行数据的统计描述、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用Matlab(R2010a)进行层次分析法和矩阵判断分析。结果:1.对总体疫情分析中,肺结核病患者平均年龄为(39.72±0.09)岁,15~24岁最多,构成比为25.6%。患者职业中,学生群体发病率(8.4%)在所占比例前五位中为第三顺位。检查痰菌状态为痰菌阴性的患者占56.6%。十年间大连市患病人数呈波动态势。15~岁构成比在2014年处突然上升,提示学生类肺结核患者比重有所上升。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学生肺结核病首发病例的痰菌状态、寝室人员密集程度、通风状况、密切接触者筛查PPD试验强阳性率在不同等级的暴发疫情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多因素分析中,发现首发病例痰菌状态阴性、通风状况为Ⅱ级为保护性因素;PPD试验强阳性率和Ⅲ级暴露时间长度为危险因素,均P<0.05。3.在决策层下,确定传染源特征、传播途径、预防控制措施为一级准则层,二级准则层包括14项指标,三级准则层共53项指标。权重系数无逻辑混乱,两两比较矩阵均CR<0.10,矩阵的一致性可被接受。发现传染源特征具有较高风险,权重值为0.5743;二级准则层指标中,患者痰菌状态具有较高的权重(0.1970);三级准则层中,权重顺位前5名为病情重症(0.8862)、暴露时间较长(0.8766)、痰菌状态阳性(0.8757)、结防机构及时监测和分析疫情并及时向学校通报相关信息(0.8712)以及结核菌经由同寝室或相邻寝室渠道向外传播(0.7568)。结论:学生群体是结核病发病高危人群。应针对研究结果中的高风险因素,根据传染源特征和传播环境特点、密切接触者筛查的PPD强阳性率和结合卫生机构主动筛查和疑似患者主动就诊等多种手段,实现肺结核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治,制定标准量化的学校结核病暴发疫情防控指南,加强疫情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结核病暴发流行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