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元代纺织品纹样中出现了具有强烈时代特性的造型,迄今为止尚缺少全面的整理和系统研究。本文以现存元代纺织品装饰纹样为研究对象,根据题材对其进行分类,分析装饰纹样的造型、构图等形象特征,以及纹样所表达的寓意;并结合相关史料记载和其他工艺品中出现的同类题材形象,以及前后时期、周边地区和民族文化中出现的同类装饰纹样进行纵、横向纹样形象比较,勾勒出元代纺织品纹样的特点及发展脉络。论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述本文选题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重要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和评述,对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简单介绍,对研究对象的范围及概念进行界定。第二章以文献为基础总结元代纺织物的生产及消费情况,概述元代纺织品的种类,为元代纺织品纹样研究提供背景材料。第三章全面整理目前所知元代纺织品的装饰纹样,根据题材进行分类,分为兽类、禽类、植物类、辅助纹样、几何纹五个类别。纺织品中兽类题材主要有龙纹、鹿纹、兔纹和摩羯鱼;禽类题材主要有凤纹、鸾鸟、孔雀、水禽、格力芬、双头鸟及对鸟纹;植物类题材主要有牡丹纹、莲花纹、梅花纹、菊花纹和水草;辅助纹样主要有杂宝、云气纹、人物、文字;几何纹主要有琐纹、龟背纹、毽路纹和八搭晕。经过同类题材的比较研究,归纳其纹样主要造型特征。第四章归纳元代纺织品中图案构成形式,主要有散点排列、骨架排列、开光图案、纺织品用色四部分。总结纹样的主要排列形式,其中散点排列分成并列式、错排式和对称式三种;骨架排列分成格子骨架、波纹骨架、缠枝骨架三种;开光图案分为团窠、滴珠窠、云肩、胸背四种形式;分析纺织品中的用色特征。第五章深入分析元代纺织品中出现具有时代特征的重要装饰纹样,将纺织品中纹样造型与元代其他工艺品中出现的同一题材形象进行特征比较;并将纺织品纹样特征与辽、金、西夏、宋、明等不同时期工艺品中出现的相同题材进行纹样造型比较,分析纺织品中纹样特征,探讨其历史源流,重点分析了龙纹、凤纹、春水、秋山、满池娇、牡丹纹、莲花纹。第六章以文献为主、实物为辅,总结元代纺织品纹样中反映出的文化因素,进一步认识纺织品中纹样特征的文化背景。主要从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中原文化因素对元代纺织品纹样的影响主要来自宋代文化、道家文化以及佛教的影响;外来文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西域游牧民族文化和中亚细亚文化因素的影响。以上五项工作分别对应论文中的第二、三、四、五和第六章,其中第三章和第五章是论文的主要研究部分,也是论文的核心内容。经研究本文有以下认识:1.元代纺织品中的龙纹龙头偏小,颈部细长呈S形的造型特征为游牧民族藏传佛教、萨满教中对蛇崇拜的信仰因素。2.元代纺织品中凤鸟尾羽有两种造型,分别表现雌与雄,其中卷草纹尾羽代表雄凤,数根长条齿边造型尾羽代表雌凰。凤鸟鹰嘴形象源于游牧民族狩猎生活,以及藏传佛教、萨满教影响。3.元代纺织品中“春水”为金、辽、元流行纹样,表现游牧民族春季狩猎,猎捕天鹅、大雁的装饰题材;“春水”流行早于“满池娇”,“满池娇”南宋始有此名,水鸟主要为对鸳鸯和对鹭鸶用于表现夫妻幸福美满之吉祥寓意。两者都以池塘小景为载体组织纹样,主要区别在水鸟形象和寓意不同。4.元代纺织品中鹿纹、兔纹形象来自佛教、道教等不同文化影响,其中“秋山”表现游牧民族秋季围猎的场景,之后“秋山”题材加入松树、假山、灵芝花草等更多中原文化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