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聚乙烯醇(P)为骨架,玉米淀粉(S)为碳源,根据是否用硼酸(B)、凹凸棒石(A)和硫酸钠(N)做改性处理,制备了一系列控释碳源材料:GP、GSP、GSP-N、GSP-B、GSP-BN、GSP-A、GSP-AN、GSP-AB和GSP-ABN。研究了GSP的释碳性能和GP的反硝化可利用性,以及在以GSP为碳源的静态反硝化实验中,不同营养基质和不同粒径对反硝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冷冻解冻次数越多,GSP稳定性越高,在纯水中就越不容易释放;自来水中的GSP释放程度要远远高于纯水;PVA具有一定的抗生物降解性,不能作为反硝化的碳源,适宜作为碳源骨架;碳源材料在自来水中反硝化效率要高于在纯水中反硝化效率;碳源材料粒径越小,硝酸盐转化速率越快,但亚硝酸盐氮、氨氮、TOC的累积程度并不会有所降低。通过对GSP进行改性,考察了不同改性方式对碳源材料脱氮性能的影响。静态实验结果表明:综合效益显著的改性方式有ABN(凹凸棒石+硼酸+硫酸钠)、N(硫酸钠)、AN(凹凸棒石+硫酸钠)、BN(硼酸+硫酸钠)四种,其中ABN综合效益最好。研究了以GSP-BN为PRB的活性材料的砂柱模拟实验的硝酸盐去除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效运行期(48d)内,当进水NO3--N浓度依次为20mg/L、30mg/L和40mg/L时,砂柱的NO3--N去除率分别保持在99.6%、92.3%和84.8%以上。出水NO2--N、NH4-N浓度始终保持在1mg/L和2.3mg/L以下。PRB的NO3--N去除速率分别为71.63gNO3-N/(m3·d)、91.08gNO3--N/(m3·d)和92.56g NO3--N/(m3·d)。PRB的TN去除速率分别为70.17gN/(m3·d)、68.18gN/(m3·d)和89.94gN/(m3·d)。砂柱出水TOC浓度进水TOC浓度非常接近,说明PRB释放的有机质被充分利用,基本不会造成有机物的二次污染。通过正交设计优化了碳源材料GSP-ABN各组分的配比。结果表明,当PVA、凹凸棒石、硼酸与淀粉质量比分别是1.5、0.25、0.25时,碳源材料整体性能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