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对丽江古城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ph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丽江古城是第二批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在199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自古是滇藏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和军事重地。古城没有经过系统的规划,以四方街为中心,自由弯曲的街巷从这里向四周扩散形成网状格局;古城水网密布,水系穿街走巷;建筑物依山就水设计,错落有致又古朴典雅;淳朴的纳西风情,悠闲的生活情调,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画卷。丽江古城以遗产带动旅游,又以旅游开发为途径来保护遗产,这种模式取得了重大成功。旅游快速发展,商业迅速膨胀,外来文化和精神不断延伸,本土文化和精神逐步淡化,古城空间及景观无形中被破坏。从旅游开发角度出发,对丽江古城旅游发展历程以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划分,分为旅游探索期、旅游参与期、旅游发展期和旅游巩固期四个阶段。结合旅游时段对古城空间形态的发展变化做出对比分析,包括整体空间形态、建筑空间形态、街巷空间形态、水系空间形态和绿化及开敞空间形态五个方面。整体空间形态从边界范围和空间结构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建筑空间形态分别从建筑平面形式、空间组合关系和建筑空间尺度三个方面进行变化分析;街巷空间形态通过分析街巷空间肌理、交叉点空间、空间界面和空间尺度的变化来展开:水系空间从街巷滨水空间、桥头滨水空间和井泉滨水空间三个方面来分析形态变化;绿化及开敞空间主要着手于庭院绿化空间、公共绿化空间、古城出入口空间和广场空间的变化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古城逐步向东和南部扩张,新建区域空间形态与传统区域差别很大;新建区域建筑平面形式变得更加简单,建筑整齐划一,轮廓笔直生硬,空间组合形式较为单一;某些传统街巷空间界面完整性被破坏,视觉走廊及天际轮廓因建筑改造而被破坏,新建区域街巷空间肌理由自由交错变为纵横交错形式,街巷空间界面生硬单调,缺乏空间张力;大量滨水空间被占用,街巷滨水空间利用不均匀,桥头滨水空间缺乏公共休闲空间;新建区域水系空间急剧减少,滨水空间狭窄;庭院绿化空间向屋外空间蔓延;古城出入口不断增多,更加宽敞,标识更清晰;四方街等广场失去传统功能,空间围合度降低。本文从旅游开发角度分析古城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得出结论:旅游空间结构不合理、旅游产品协调不力、旅游服务设施分布不均、旅游基础设施陈旧、商业发展过度、人口置换严重和思想观念转变都是造成古城空间形态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最后并从自然地形因素和管理规划等社会因素两方面作出补充分析。最后,征对古城空间形态变化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1.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并重,注重科学规划,鼓励居民参与古城管理和经营;2.加快丽江古城与周边旅游区的旅游空间结构调整,丰富周边旅游区的旅游产品,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3.加快古城与新城区域城市职能的转换。
其他文献
<正>我们党历来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历来重视干部的理论学习和能力培养。《党校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的、培养党员领导
<正> 公安机关是国家重要的执法机关。为了保证公安机关严格依法行使各项职权,正确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公安机关除了自觉接受人大、司法、党政和社会的监督之外,还有一个
由于老龄化趋势,长年卧床的老年人数居多,另外由于脑血管或中风等疾病造成的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人数也在增多。这种情形下,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给社会或家庭增添了很多的负担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CP)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观察临床路径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临床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入选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本科生80名,随机分为路径组及传统组各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是20世纪80年代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利用无线射频信号的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以此达到远距离识别目标和获取相关数据
营业名称是企业名称、个体工商户名称和个人合伙名称的总称。它所具有的经济功能催生了识别性价值、广告性价值和信誉性价值三种经济价值,这些经济价值又最终导致了营业名称
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欧美国家先后提出"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意欲以"网络信息技术+工业系统"的产业革新,将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成果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粮食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时也是人类从事其它一切活动的基本保障。我国是农业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7亿多农民是我国农业生产主体,2.6亿农
随着20世纪60年代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兴起,语言教育学专家们开始认识到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情感因素的影响,而英语课堂焦虑是其中重要的情感变量之一。本文旨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