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内部控制的缺失导致了国内外多发的财务造假案件,同时带来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这一问题的发生得到了理论界与企业实务界的高度重视。因此,各国政府相继出台各项政策来规范企业的内部控制。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2008年6月,财政部、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审计署(以下简称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是在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之后,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2010年4月,五部委又联合发布了关于内部控制的应用指引,共有18项指引,还有关于内部控制的评价指引、审计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也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内部控制评价是优化内部控制自我监督机制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构成了一个循环,该循环是动态有机的。内部控制的持续评价,是针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情况进行的,只有这样做才能发现内控哪个地方有薄弱的地方,哪个地方有风险点,并针对这些情况做修补和管控,从而实现内部控制系统的不断完善。内部控制评价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更直接有效的做好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难题。经查阅的大量资料中,发现有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探讨方面,涉及评价指标方面研究很少,也没有进行指标的量化,本文结合企业实际,以内部控制五要素为导向,通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从而构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文章采用的是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它主要是由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二是模糊现象适度精确化、定性分析定量化;三是指数合成运算科学合理。文章内容是从内部控制、评价的基本理论谈起,而后介绍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框架包括评价目的、评价主体和客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等内容。进而着重研究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最后,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建立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来分析LM公司内部控制情况,得出公司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结论,并提出合理的建议。目前,各个行业、各个企业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差别很大,这套内部控制评价系统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企业,也不一定能够完全得以实践,但这套系统可以作为一个标杆来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概况进行衡量,希望能够对企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