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于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着重强调“教学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促进英语学习,改善英语教学,完善课程设计,监控学业质量。”教师语言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媒介,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课堂评价语作为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活动表现、作业和情感态度等方面评价时所使用的言语评价或非言语评价。在中学英语课堂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于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着重强调“教学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促进英语学习,改善英语教学,完善课程设计,监控学业质量。”教师语言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媒介,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课堂评价语作为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活动表现、作业和情感态度等方面评价时所使用的言语评价或非言语评价。在中学英语课堂中,正确有效的教师评价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反馈,可以帮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我反思。相反,教师不恰当的教师评价语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成效。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重心仍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针对教学评价方面的提升寥寥无几。目前,教师对课堂评价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后续学习力度也不够。这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使用较为单一的评价语,重复多,变化少,没有学科特色。同时,课堂评价语分配比重失衡,多侧重于知识性评价语而忽略情感态度性评价语。现阶段高中英语教师评价语使用情况不能有效帮助学生的英语学习,也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们的当务之急是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帮助教师提高课堂评价语的质量。本研究采用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笔者通过录播课观察了10名教师在20堂英语课中课堂评价语的使用情况。同时,在教师和学生间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他们对自己所在班级教师课堂评价语使用情况的看法和建议。根据调查结果,从教师和学校两个方面分析当前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列举了一些有效的课堂评价语使用片段,尝试为广大高中英语教师提供一个优化课堂和全面发展的参考。本研究的研究问题为:1.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存在问题;2.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本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教师层面存在的问题:侧重知识性评价用语、组织性评价语匮乏、情感态度评价过于单一、评价语简单、缺乏学科特色。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缺乏评价指标体系和培训。2.教师层面问题原因:教师观念误区和缺乏提升意识。学校层面问题原因:重视程度不够和中国当前教育背景。3.教师层面解决对策:构建发展性评价观、发挥激励作用、提升教师语言素养、运用观察技术。学校层面解决对策:强化培训和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其他文献
保罗·克利(Paul Klee,1879-1940年),是一位难以被归类的艺术大师,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上万件作品。而在他众多的作品中,寓言题材对于克利的其他作品有着独特之处。本文从寓言入手研究克利的作品,探讨受直觉刺激所支配的寓言“图式”在作品中呈现出错觉以及言外之意的平衡。因为克利讲艺术创作中不可忽视直觉的作用。克利以直观的方式构建了他的寓言,当艺术要为生活服务时,它的特殊任务是直觉地组织经
随着各国细胞培养肉研究的发展,有关讨论在国际、国内纷纷展开,人们因此期待对培养肉相关领域知识有更多的了解。本次翻译文本为记录首个培养肉汉堡诞生历程的社科类著作《肉类星球:人造肉和食物未来》(Meat Planet:Artificial Flesh and the Future of Food),作者是本杰明·阿尔德斯·伍加夫特。该书属信息型文本,其目的是为读者提供肉类研究领域和肉类历史的各类信息,
就业具有民生之本的重要功能,对国家发展有着深远意义。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将“就业放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多项措施共同实施,稳定就业形势并扩大就业面积”,在此体现出国家对于就业的重视程度。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企业对员工个人发展的关注度随之增加,特别是对新员工发展情况的关注。新员工的发展整体情况逐渐成为企业竞争实力的表现之一,虽然企业对新员工的发展多加重视,其中仍存在新员工整体就业满意度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物不仅是给人体提供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维持体魄强健的有力保障,舌尖上的安全问题密切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制约着经济的平稳发展,甚至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良好运行。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食品安全现状令人担忧,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本报告所选翻译材料为Outbreak:Foodborne Illness and the Struggle for Food
南极研究关乎国家需要,为方便国内研究者与兴趣爱好者进一步了解国外南极科考研究动态,笔者选择澳大利亚学者大卫·戴(David Day)的科普著作Antarctic:What Everyone Needs to Know(《南极:众人须知》)一书作为翻译材料,重点介绍南极科考、南极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原文为科普文文本,主要内容为陈述事实、描述客观现象以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科普文文本专业性较强,对译者的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逐步提高,互联网的出现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消息,数字经济的成型让人们动动手指就能完成交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们在享受数字经济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承受着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于是人们不禁开始怀疑数字经济是否值得信赖,现存的信任问题又该如何解决。鉴于此,译者选取Trust and Distrust in Digital Eco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所创造、积淀的宝贵财富,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本文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研宄的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的梳理,还介绍了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目标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在此基
电力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形式之一,是现代化的标志。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和学习越来越离不开电力,各个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依赖于电力。此外,从国家发展层面上来说,电力同样不可或缺。在此背景下,本翻译实践选取了A Question of Power:Electricity and the Wealth of Nations一书的第一部分进行翻译。在本部分,作者解释了为什么电力对人类,特别是对女性具有巨大的
本翻译报告的撰写基于《我们彻夜狂欢: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英国社会史》一书的翻译实践。书中,作者马丁·普格讲述了1919-1939二十年间英国社会的转型与变迁。译者选取了与战争紧密关联的第一章和最后一章作为翻译材料,试图从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观中的补偿策略出发,探讨社会史文本翻译重难点问题的应对方案。本报告的核心部分是第四章。译者结合多个案例,聚焦社会史文本的特色进行讨论。与其他文本相比,社会史文本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