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研究

来源 :沈阳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lu198723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进入服务经济时代,生产性服务业逐渐成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动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良性关系不但能够提高知识资本进入制造业企业的效率,还会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二者的关系出现了新的趋势和特征: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趋势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国际转移加速;二者出现集群化发展。在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提供的服务仍停留在早期的物流、金融、会计等初级行业,装备制造业也一直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低附加值、低技术层次。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生产性服务业提供高科技的服务。因此,如何使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形成良性互动,促进二者的共生发展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关系入手,描述了二者的互动机制,然后介绍了共生理论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中的应用,引入Logistic生长方程对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共生模式进行了检验,得出二者是非对称性互惠共生的关系,并分析没有形成对称性互惠共生的原因,主要包括:装备制造业层级低、生产性服务业仍处于传统的服务领域、没有良好的制度环境促进二者的均衡发展;据此设定出推进二者共生模式演化的途径:一是增加种群环境容量,二是优化共生环境。为辽宁生产性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升级提供政策依据,推动辽宁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共生行为模式由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向对称性共生行为模式演变。辽宁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目前处于低效平衡的状态,如何打破这种平衡,使二者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均衡状态,需要靠自身的发展和政府的支持。使二者由简单的资本、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过渡到知识、技术、信息密集型产业。
其他文献
企业生产的“第一资源”,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如何找到鉴别员工能力、激励员工潜力、发挥员工聪明才智的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随着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国政府都纷纷加强对本国科技投入和完善科技管理体制以占据创新革命中的制高点。浙江省作为中国东部的经济强省,以其独具
中国农村无论人口还是面积,都在中国社会中占据主要地位。但是农村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如预期。为了解决中国农村消费水平偏低,同时拓展国内需求,促进国内经济良性
我厂生产的导筒类零件种类较多,其材质大多为45钢。在热处理方面,一段时间以来,导筒类零件在调质淬火时常发生淬裂、刷圈等现象,废品率有时高达10%。因此,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显得
随着铸铜件需求量的增大和能源、材料价格的上涨,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减少铸铜件生产的能源和材料消耗,降低铸铜件的生产成本,是铸造工作者需认真对待的。
能源问题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繁荣,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各个国家逐渐把能源外交和能源安全作为国家生活的主要内容。中国是世界石油
我公司生产的22型刮板机链轮,以往多采用铸钢毛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时常发生链轮牙齿折断情况,其主要原因是铸钢脆性高、韧性及强度低所引起。为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我公司现有锻压
叙述了GS-17Cr MoV511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研究后,有针对性地调整了有关装配和焊接工艺,使GS-17Cr MoV511汽缸在生产中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