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CD)是一组病理形态特征相同的异质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可将其分为单中心型CD(unicentric Castleman disease,UCD)和多中心型CD(multicentric Castleman disease,MCD)。本文旨在分析CD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以及使用全外显子测序(WES)技术检测CD患者基因突变情况,探究基因突变对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以期提高对CD的认识,为CD的发病机制提供新思路。资料与方法收集自2009年4月至2017年5月间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医院收治的Castleman病患者共计60例。纳入标准:由两名经验丰富的病理学家诊断,淋巴结活检病理学检查符合CD表现。排除标准:1)伴有其他恶性肿瘤;2)淋巴结活检组织病理学表现与CD相似疾病的患者,需要临床医师根据临床症状进一步排除,如感染性疾病(如HIV、梅毒、EB病毒感染,结核等),肿瘤性疾病(如POEMS综合征、淋巴瘤、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浆细胞瘤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等)3)缺乏足够的临床资料的患者。本研究根据《赫尔辛基宣言》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机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进行的,所有患者均获得书面同意。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疗效评估,所有收集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及比较,计数资料以例数(n)表示,计量资料以(均值土标准差)形式表示,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对符合CD诊断标准病例的病理标本进行全外显子测序(WES)获取体细胞基因突变结果,分析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1.临床资料:共纳入60例CD确诊病例,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范围为14~67岁,中位年龄37岁。UCD患者3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MCD患者3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UCD与MCD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学分型为透明血管型的有42例(70.0%),浆细胞型有11例(18.3%),混合型有7例(11.7%)。其中,UCD患者透明血管型27例,浆细胞型3例,混合型0例,MCD患者中透明血管型15例,浆细胞型8例,混合型7例,Fisher确切概率法显示UCD和MCD患者的病理分型存在统计学差异(χ2=12.891,P<0.05)。有14例患者(23.3%)出现B症状(发热、盗汗、体重减轻),其中UCD组有3例,MCD组有11例,存在统计学差异(χ2=5.963,P<0.05)。UCD中,出现明显淋巴结肿大的有14例(46.6%),未出现显著淋巴结肿大的有16例(53.3%);MCD中出现淋巴结肿大的患者为27例(90%),未出现淋巴结肿大的有3例(10%),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UCD组中有发热1例,水肿/多浆膜腔积液6例,乏力厌食3例,脾脏肿大2例,余不适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腹痛、胸痛各1例;MCD组中有发热11例,水肿/多浆膜腔积液6例,乏力厌食9例,脾脏肿大9例,其余不适症状包括胸闷、头晕1例,缺铁性贫血伴肌肉酸痛1例,颈部不适1例。MCD患者中淋巴结肿大、发热、器官肿大、乏力厌食的发生率均较UCD患者高。2.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估:UCD患者的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为主,30例UCD患者中27例(90.0%)进行单纯手术治疗,3例(10.0%)进行干扰素治疗,截止至随访日期30例患者均未见复发。MCD患者中单纯手术治疗11例(36.6%)。其余19例MCD患者中,有9例患者行TCP一线方案治疗(激素+沙利度胺+环磷酰胺),其中7例联合其他静脉化疗方案,最后一次疗效评价为5例PR,1例SD,1例PD,2例单纯TCP方案治疗的患者最后一次疗效评价均为PR;1例长期口服沙利度胺,最后一次疗效评价为PR;1例行R-CHOP方案化疗8疗程,最后一次疗效评价为PR;1例患者行化疗联合放疗,疗效评价为CR;1例患者行泼尼松+干扰素1周期,疗效评价暂无;1例患者行干扰素联合细胞毒化疗,疗效评价为PR;4例患者只进行了细胞毒化疗,2例CHOP、2例GDPT,最近一次疗效评价3例PR,1例暂无。3.全外显子测序结果及分析:40例样本中检测到包括PDGFRB、ALK、AKAP9、IL6ST、TRRAP等基因发生错义突变。3例UCD样本检测出PDGFRB基因c.1997A>G,预计会导致p.N666S改变;2例ALK基因突变,c.875G>A和c.1181G>T,预计导致p.R292H和p.G394V改变;2例样本检测出AKAP9突变,其中1例出现c.4438G>T和c.5006C>A两处突变,预估会导致p.V1480L和p.A1669D改变,另1例检测出c.7807G>A c.11645G>A两处突变,预估会导致p.A2603T和p.R3882Q改变;有2例样本存在IL6ST突变,分别为c.1820C>T和c.1946A>G,预估会分别导致p.T607I和p.K649R改变;有2例样本存在TRRAP突变,分别为c.1528C>T和c.8705G>A,预估会分别导致p.P510S和p.R2902Q改变。分析基因突变型与野生型患者间的病理分型和临床特征如性别、年龄、病理分型、白细胞异常、贫血、淋巴细胞异常、LDH、低蛋白血症、B症状(发热、盗汗、体重减轻)、淋巴结肿大、水肿、腹水、乏力、脏器肿大等,除ALK基因突变组与野生型组是否出现水肿症状存在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均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CD为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的一组疾病,发病率较低,诊断仍存在困难。临床分为UCD和MCD,UCD多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大,MCD多伴随发热、水肿、肝脾肿大等全身症状。UCD多为HV型。C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方式上UCD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较好,MCD目前无统一治疗方案,临床上常选择TCP、CHOP、干扰素等方案治疗。CD患者存在PDGFRB、ALK、AKAP9、IL6ST、TRRAP等基因突变,这些基因突变如何参与Castleman病的发生,还需进一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