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金融市场发达的欧美国家首当其冲,此次金融危机对这些国家的金融体系造成了严重冲击,其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运营停滞、金融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金融系统稳定性陷入长期的衰退。这次金融危机又被称为美国次贷危机,当时美国房地产市场处于非理性繁荣,美国的居民部门杠杆率攀升,次级贷款总量激增,最终随着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裂,美国的金融秩序彻底崩坏继而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而2008年以后,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金融市场发达的欧美国家首当其冲,此次金融危机对这些国家的金融体系造成了严重冲击,其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运营停滞、金融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金融系统稳定性陷入长期的衰退。这次金融危机又被称为美国次贷危机,当时美国房地产市场处于非理性繁荣,美国的居民部门杠杆率攀升,次级贷款总量激增,最终随着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裂,美国的金融秩序彻底崩坏继而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而2008年以后,我国宏观杠杆率进入了快速加杠杆阶段,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化解债务风险,维护金融稳定,2015年10月,中央提出了“降杠杆”任务,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强制性去杠杆阶段。然而我国宏观杠杆率与金融稳定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是否可以通过去杠杆政策来维护金融稳定?基于以上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探讨了分部门角度下宏观杠杆率与金融之间的关系,以研究现阶段居民、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杠杆率的扩张或缩减对金融稳定的冲击效应,为之后提出的政策建议提供可支撑的实证基础。理论分析方面,本文通过整理归纳学者文献,在金融稳定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分部门杠杆率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并以此作为分部门杠杆率对金融稳定冲击效应实证分析的理论基础。实证分析方面,本文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借助TVP-VAR模型,通过构建FSCI金融稳定指数来对分部门杠杆率对金融稳定的冲击效应做出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如下:在2007年第一季度到2020年第四季度期间,居民杠杆率的升高对金融稳定有负面冲击;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的升高对金融稳定有负面冲击;政府部门杠杆率的升高对金融稳定有正面冲击。最后,结合文献和实证结论,本文提出以下的政策建议:1、调控居民杠杆发展,整治房市乱象,坚持“房住不炒”政策;2、坚持推进结构性去杠杆政策,重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3、辩证看待政府负债,推动地方政府债务的显性化。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实体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愈发强烈。从2008金融危机到2020年疫情肆虐,宏观经济在数次危机中频频遭受打击,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一方面会使微观个体出现“脱实向虚”现象,另一方面也增强了资本市场的风险波动,这已经成为影响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难题。在企业面临着产能供给过剩、需求下降的背景下,政府将“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作为“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深化实体经济的主体
当前,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冠疫情的持续性冲击,导致商业银行以利息收入为主的传统业务发展受阻,息差收窄,利润规模下降。商业银行为确保盈利渠道畅通不得不背负高杠杆率,高成本率的沉重包袱,长期以往会降低银行的持续经营能力。在此情况下,商业银行开始探索轻资本模式的转型,制定对应的战略规划方针。商业银行轻资本转型是以轻资产运营为理念,轻资本消耗为特点的经营模式,更加注重收入
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83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全部脱贫,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但是这并不代表贫困问题的根除,居民贫富差距依然很大,治理重点转为更复杂的相对贫困问题。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强调要构建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金融保障体系;习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将治理绝对贫困的措施逐渐调整为治理相对贫困的
投资者情绪对于市场上非理性价格偏差和噪声交易负主要责任,在极端情况下会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也是金融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其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应当被足够重视。本文结合20年新冠疫情这一对金融市场造成较大冲击的重要事件,对比分析投资者情绪在事件冲击背景下对于股指期货定价偏差影响的效果差异。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分析期货定价原理,以股指期货中交易量最大的沪深300股指期货为研究对象,并以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保护不足,导致污染物排放增多,不可再生能源消耗严重。“两高一剩”(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企业)企业作为环境污染问题的责任主体,它的成功转型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体绿色经济转型的效果。“两高一剩”企业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度依旧很高,要想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长期气候目标,必定离不开技术变革的支持,也离不开绿色信贷的支持。中国人
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国外发达国家晚,资本市场制度不完善叠加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不均衡等因素,使得我国证券发行制度经历了多阶段变化:由审批制到核准制再到注册制,发行制度的变化对证券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了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及同步国际资本市场发展,我国一直在尝试推行注册制,但注册制需要资本市场具有较完善的制度及较专业的投资者结构,相关条件的不足使得注册制的推行在我国一直频频受挫。2019年我国资
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受益于国家政策性扶持,中国债券市场得到快速发展并且市场规模已经跃居于世界第二。因具备成本低、审批流程快、收益稳定的特点,债券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进行外部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债券违约风险正在逐渐蔓延到金融市场中。我国首例债券违约事件发生在2014年,从此中国债券市场神话般的“刚性兑付”不再,违约开始倾向于常态化。自“刚兑”制度打破以来,我国公司债市场信用违约风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我国分税制改革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的特殊产物。历经2007年之前的萌芽起步,到金融危机后集中进入爆发式增长发展,再到逐步规范监管,平台发展始终与地方政府债务演化过程息息相关。源于平台诞生之初即被赋予的地方政府融资工具属性,长期以来,各地通过平台举债弥补财政缺口,一些地区甚至借此来完成政绩目标,迎合以GDP增长为最主要考核标准的官员晋升制度。2014年中央开始要求融
在“十四五”阶段,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三稳”目标——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更是明确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土地话题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在我国过往几十年中,独特的土地制度安排与一系列土地财政政策的变革,让土地成为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助推器”,但同时地方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不良现象也越来越严重。2021年6月4日,我国出台《关于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
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的高速迭代,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逐渐成为国家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营商环境作为企业发展赖以生存的土壤,直接影响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引导企业创新行为的关键因素。我国也不断强调要以服务市场主体作为出发点,全力打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但从近十年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来看,我国营商环境排名长期低于创新指数排名,表现出横向发展不协调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