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进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y1993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结构关系到旅游要素在空间的配置和旅游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也关系到能否有效克服地理空间对旅游经济活动的约束、降低成本、提高旅游经济效益,是旅游地理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中国广域的地理空间和迥异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导致各地旅游空间结构存在着各自的特殊性;边疆省区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区域,近年来其旅游空间结构正处于重要转型机遇期。同时,边疆省区远离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主要旅游市场,毗邻外国、国境线长、民族众多、边界和周边情况复杂,其区位及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不同于内陆腹地和沿海地区,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均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和典型性。目前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以发达地区和城市的静态研究为多,省域视角或边疆视角的旅游空间结构动态研究都比较缺乏,改革开放以来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整体总结更是缺乏。有鉴于此,本文从边疆省区旅游空间结构要素入手,深入探讨了陆疆省区旅游空间结构形成与演进的动力机制、机理及优化模式,并以在边疆省区旅游业发展中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的云南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改革开放以来该省旅游空间结构形成与演进的整体脉络进行了详细梳理。根据以上思路,本论文由理论和实证两大部分组成。理论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详细回顾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在界定了边疆、边疆省区、旅游空间结构概念的基础上,辨析了边疆省区旅游空间结构要素、边疆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的组合及功能;然后从环境条件、旅游资源条件、旅游产品条件、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技术进步条件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边疆省区旅游空间结构形成与演进的驱动因素及整体特点;接着探讨了边疆省区旅游空间结构形成的中心地、点轴空间、轴幅式空间等过程原理,剖析了边疆省区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原理、旅游梯度推移原理、边界地区旅游业边缘不对称原理、地缘政治原理;最后剖析了边疆省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背景、内涵、模式,归纳出边疆省区要构建三核牵引的多中心旅游空间结构、以国际旅游大通道促进旅游轴线耦合发展、推进多枢纽轴幅式网络空间结构形成、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等四方面的优化重点。实证部分(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在介绍了云南省旅游空间结构形成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旅游空间结构的重心变化和旅游经济收入分布变动,并分别从市(州)域、县域两个尺度探讨了旅游收入的增长与时空变化,进而对云南省旅游空间结构的趋同与分异进行了检验;其次,分别从1988、1999、2010年三个时间截面探讨了云南省内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旅游经济隶属度、旅游空间结构特征,归纳了云南省旅游空间结构形成与演进的特征;探讨了环境条件、旅游资源条件、经济条件、旅游产品条件、技术进步条件、政治条件等对云南省旅游空间结构驱动机制;最后,提出了云南省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对策。经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边疆省区旅游空间结构包括旅游节点、旅游轴线、旅游域面、旅游边界和旅游流等要素。2)环境条件是边疆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进的孕育因素,决定了边疆省区旅游节点(轴线、域面)的形态具有不规律性、相异性、多样性、分割性、边缘性,也提供了对外开放的先天优势;旅游资源条件是边疆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的基础因素,有助于打造与多元甚至破碎地理单元相对一致的旅游节点(域面);旅游产品条件是边疆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的支撑因素,牵引着边疆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的外向化拓展与有变嬗变;经济条件是边疆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的激发因素,薄弱的经济基础使得边疆省区对外部旅游客源、资金、技术、政策和口岸等有着较大的依赖性,缺乏常规经济产业发展基础的地方往往会更加重视旅游发展;政治条件是边疆省区旅游空间结构形成和演进的重要传导,国际地缘政治和国内旅游发展政策影响着旅游要素的空间配置和旅游空间结构的发展方向、时序;技术进步条件是边疆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的促进因素,快速旅游交通、节事信息传递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旅游节点(轴线、域面)的区位与旅游资源等势能转化为旅游产业动能的可能性与效率。3)边疆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可以分为节点状离散发展阶段、点轴状发展阶段、放射串珠状发展阶段和轴辐网络状发展阶段,旅游中心地原理、旅游点轴结构原理与轴辐式旅游网络结构原理都分别在不同阶段发挥了不同的作用,轴幅式旅游网络空间结构是边疆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的最高级阶段。4)边疆省区旅游业核心—边缘结构特征明显;旅游空间结构的梯度推移方式多样;省际边界与国界地区大都属于旅游业边缘地区和中低梯度地区,且国境边界地区与省际边界地区的旅游业呈现一定的不对称状况,国境边界地区旅游业整体水平更高;地缘政治关系的不同阶段都分别对边疆旅游空间演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边疆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要突出三核牵引的多枢纽多中心轴幅式旅游空间结构战略,以国际旅游大通道战略促进旅游轴线的耦合发展,特别是发挥航空交通对大尺度、跳跃式旅游发展轴线和主要旅游枢纽的促进作用,以旅游桥头堡战略推进边疆省区周边旅游经济带(圈)建设。6)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入境旅游总体呈现出由非均衡到均衡的发展趋势,有向集中型分布的转变趋向;国内旅游的发育相对更均衡、协调。全省旅游总收入的市州际差异主要是地带内差异和地带间差异共同影响所致;县域旅游收入空间分结构的核心—边缘特征明显。云南省的旅游外汇收入增长基本表现为分异,人均国内旅游收入出现了一定的趋同趋势;全省的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经济增长都存在向低收入、高收入组的趋同。7)从1988年、1999年、2010年的共时性分析来看,云南省旅游空间结构历经了节点离散型、点轴型、放射串珠型阶段,正在向以昆明为中心的轴幅式网络旅游空间初步转化,体现出了阶段性、差异性、等级性,以及中心、梯度、边界、资源、交通、民族区域等方面的空间指向性。8)云南省旅游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化受到了环境条件、旅游资源条件、经济条件、旅游产品条件、技术进步条件、政治条件的耦合作用与关联性影响。其中,环境条件、经济条件已经逐步下降甚至不太显著。9)云南省应该构建昆明、西双版纳、大理—丽江三大旅游极核,逐步将红河建设为未来云南省真正的旅游热点;整合省域旅游空间网络,促进省内旅游一体化发展;促进中低梯度地区旅游业逐步发展的同时,要推动滇中、滇西北、滇西、滇西南等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地区率先一体融合;构建面向境外与省外纵深的国际、国内旅游合作体系,使云南成为中国南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太平洋旅游合作的重要跳板、通道与基地。
其他文献
金融发展的核心在于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将对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产生重大意义。本文一方面从需求要素的角度分析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认为目前我国向消
<正> 一个作家对于文学的贡献,似乎并一定与他名声的大小、著作的多少和成书的快慢成正比。作家的创作风格倒是决定其命运的关键。1985年10月1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把当年
自从Palinscar和Brown提出互惠教学以后,其已被许多学者证明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成绩,然而在国内外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却很少使用。本研究在
中新元古代华北板块北缘西段的两个巨大的裂谷带中沉积了白云鄂博群和渣尔泰山群地层,其中有很多大型及超大型的金属、非金属、贵金属矿产,是国最著名的成矿带之一。太平金矿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但是,在较多的农村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学校短缺学科缺编严重;教师知识老化、观念落后等状况的存在,导致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滞后,基础教育质量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银行从业人员这—特殊群体的人格特质、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三个变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性,以及银行从业人员的工作倦怠与人格特质、应对方式之间的
在整个近代,国家面临危亡,知识分子具有迫切的改造社会的意愿。辛亥革命的失败,让中国社会进步的希望破灭。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继往开来的伟大意义。它继承了
察哈尔格西罗桑楚臣是著名的翻译家、文学家、医学家、历算家和木版水印家。他终生从事文学创作,共撰有十卷藏文全集。从而促进蒙藏文化交流,丰富蒙古族文化发展,对十八世纪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经济地位十分重要。世界上盐渍土壤的面积很大,面对人口增长与耕地面积减少的双重压力,开发和利用盐碱地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而选育抗盐或耐盐
随着时代的进步,当代中国已处于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交流国际化的大环境中,传统工笔花鸟画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和视觉感受,时代要求艺术创造新图式、表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