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02年,英国科学家Buyliss在动物的胃肠道中首先发现活性肽片段,到现在已分离出超出百种的体内多肽。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特别是化学检测手段的广泛应用,学界对多肽的营养和功能有了新发现:多肽不仅与蛋白质一样涵盖了全部的氨基酸种类,又具备蛋白质所缺乏的对机体生理功能的调控作用。多肽的调控作用涉及人体生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如:体液循环,物质代谢,体内环境,生长生殖活动等等。大豆小分子肽是大豆蛋白经蛋白酶水解后得到的小肽,其低分子量的特点使其具备机体吸收率高,吸收速度快的优势;其一级结构特点使其在酸碱、高温等极端条件下也能保持高度的稳定性,作为一类生物活性肽,其具备较高的食品及保健品研发价值。然而,对大豆小分子多肽的生理功能研究比较少,对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方面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采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的双酶解工艺制备的大豆小分子肽,通过动物实验模型来探讨大豆小分子多肽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及机体抗氧化的作用,为更好地开发大豆小分子肽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昆明种小鼠作为实验材料,经口服给予实验组小鼠低,中,高(3g/kg/d,6g/kg/d,9g/kg/d)三个剂量大豆小分子肽30d后,通过测定血清溶血素和抗体生成细胞数,观察大豆小分子肽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NK细胞活性测定、小鼠碳廓清实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检测大豆小分子肽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测量小鼠的体重及脾脏、胸腺两种免疫器官的重量,评价大豆小分子肽对小鼠体重和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另外,以老龄大白鼠为实验对象喂食大豆小分子多肽后,测定其红细胞、肝、脑组织中的SOD及GSH-Px活性。大豆小分子肽各剂量组对小鼠的细胞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组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中高剂量组的小鼠的左右耳片重量差值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对小鼠体液免疫的影响表明中高剂量组的小鼠的抗体生成细胞数,血清溶血素抗体积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小鼠单核一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表明,高剂量组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大豆小分子肽各剂量组对小鼠的NK细胞活性,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作用以及小鼠体重和小鼠免疫器官质量/体重比值与照组均无显著差异。大豆小分子肽能促进小鼠的脾淋巴细胞转化、增殖;增强迟发型变态反应水平;提高小鼠的抗体生成细胞数和血清溶血素水平以及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实验还证明了大豆小分子肽对老年大白鼠红细胞SOD和GSH-Px活性及肝脏GSH-Px活性具有增强作用。因此,该工艺提取的大豆小分子肽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及延缓衰老的机体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