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麦金农和肖在1973年提出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相关理论后,众多学者开展了以利率市场化为标志的金融自由化的相关理论的探索研究。麦金农认为发展中国家政府干预金融市场,人为的压低市场利率,导致金融市场的效率低下、市场失灵,使得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行为发生扭曲。基于此,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众多发达国家开展了以利率市场化为标志的金融自由化改革。而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晚于发达国家金融改革的进程,在1996年6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随后央行又多次调整对存贷款利率。在2004年,央行再次扩大了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浮动区间不在依据于企业的性质和规模等分别制定,同年10月,央行宣布取消除城乡信用社之外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上界,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一改革也被学者称为极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举措。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各国学者对利率市场化的方式和路径、利率市场化的绩效、风险、和市场化的次序等等方面做出了大量研究。由于在经济制度、经济结构、企业融资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我国现实情况的指导意义不大。而我国学者对于利率市场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制度改革,金融系统风险稳定关系,利率市场化方式和路径等方面,较少有系统的对于利率市场化后企业的融资结构进行研究。而资本结构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上市企业的资本结构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低、股权融资比重较高,股权结构扭曲,短期负债过高等。这种融资结构的不合理,势必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成长性以及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产生影响。理论上讲在利率市场化后贷款利率空间被放开,金融机构可以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进行放贷,企业可以拥有更加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减少在融资约束下投资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以及获得较为低廉的融资成本。在此种背景下,本文试图结合利率市场化的政策改革来对我国上市企业融资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在利率市场化后是否得到优化,融资约束是否得到缓解,同时本文进一步对利率市场化对企业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进行研究,探讨在利率市场化后企业投资行为对内部现金流的敏感性是否降低,外部融资是否增加,从而对利率市场化后,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是否得到缓解做进一步进行实证分析。
国外对于利率市场化绩效研究已经很多,但由于经济结构和金融制度的差异,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虽具有参考意义,但是对于指导我国企业的融资行为意义不大。本文通过对利率市场化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同时对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进行定量分析,以期通过使用本国企业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对利率市场化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为利率市场化的绩效理论增加更具与说服力的论据。另外,在资本结构和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的研究中,虽然国外的对此的研究已经很成熟,如关于资本结构的MM理论到后期的代理成本理论以及啄食理论等,这些理论对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研究虽具有指导意义,但是并未完全解释中国企业的融资行为、投资行为。本文在借鉴和吸取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模型进行了适当的修正,提出了适合本文实证研究的理论模型,并采用Sys-GMM的计量方法,在处理过程中,不仅对模型理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进行了计量检验,同时有效处理模型中存在内生性和异质性的问题。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绩效进行评估及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和投资行为进行解释。
本文在对利率市场化对企业资本结构及对投资对现金流敏感性影响的实证分析中。使用了非金融上市公司从2000年到2012年的平衡动态面板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适当的处理,最终得到涵盖了1023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同时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企业进行了分组研究,以期对比分析不同性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受到的融资约束情况。在对利率市场化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实证分析中,本文采用了协方差模型,将利率作为虚拟变量引入到模型中,因为根据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在2004年我国放开了对贷款利率的定价的上限,在模型中,本文就将政策变量Policy定义为,在2004年之前为“0”,2004年之后为定义为“1”,采用OLS回归法进行实证分析。在对利率市场化对上市公司的投资对现金流敏感性的实证分析中,本文采用了修正后的欧拉方程。因实证模型随机误差项包含了对利润函数的技术冲击等因素,所以随机误差项与产出变量和现金流变量等变量有相关性,存在内生性问题,以及本文也将考虑不同企业性质、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的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研究,使得模型可能带来异质性的问题。故采用了OLS、FE、Diff-GMM、Sys-GMM四种计量方法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观察不同的计量方法对回归结果影响,同时对计量模型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进行检验,最终本文使用Sys-GMM来解决模型带来的内生性和异质性的问题。
根据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本文研究发现:(1)根据本文实证研究结果,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影响显著,进一步可说明金融自由化改革对企业的融资结构具有显著影响。(2)本文在考察对企业的担保能力、成长性以及企业性质、企业规模等因素在利率市场化前后对企业负债率的影响时,发现在利率市场化之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降低,同时实证结果表明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利率市场化前后受到的融资约束不同,如本文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在资产担保能力方面,在利率市场化之前资产担保能力与负债率负相关,但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在利率市场化后,失去政策贷款优惠,它将会受到相比以前的更加严格的贷款审核,债务融资对资产的依赖性会增加,呈现正相关。(3)实证结果显示,在金融抑制条件下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的规模偏好和所有制偏好在利率市场化后将逐渐消失。(4)实证结果显示,企业的现金流水平对投资有着正向影响,在利率市场化后,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度都下降了。但是在Sys-GMM回归时,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变为负值表明企业投资对现金流的依赖性更小了,相对于内部融资,企业更倾向于外部融资。(5)实验结果显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投资比率显著正相关,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积累并没有抑制企业的外部融资。(6)同时本文实证验结果显示投资具有粘性特征、以及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收到的融资约束差异较大等。根据本文实证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在利率市场化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缓解,投资对内部现金流的敏感性降低,资本结构得到优化。同时在本文的研究结果,本文上市公司目前的融资现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以期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资本结构不断优化,上市公司的质量不断提升,能够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各国学者对利率市场化的方式和路径、利率市场化的绩效、风险、和市场化的次序等等方面做出了大量研究。由于在经济制度、经济结构、企业融资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我国现实情况的指导意义不大。而我国学者对于利率市场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制度改革,金融系统风险稳定关系,利率市场化方式和路径等方面,较少有系统的对于利率市场化后企业的融资结构进行研究。而资本结构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上市企业的资本结构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低、股权融资比重较高,股权结构扭曲,短期负债过高等。这种融资结构的不合理,势必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成长性以及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产生影响。理论上讲在利率市场化后贷款利率空间被放开,金融机构可以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进行放贷,企业可以拥有更加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减少在融资约束下投资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以及获得较为低廉的融资成本。在此种背景下,本文试图结合利率市场化的政策改革来对我国上市企业融资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在利率市场化后是否得到优化,融资约束是否得到缓解,同时本文进一步对利率市场化对企业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进行研究,探讨在利率市场化后企业投资行为对内部现金流的敏感性是否降低,外部融资是否增加,从而对利率市场化后,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是否得到缓解做进一步进行实证分析。
国外对于利率市场化绩效研究已经很多,但由于经济结构和金融制度的差异,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虽具有参考意义,但是对于指导我国企业的融资行为意义不大。本文通过对利率市场化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同时对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进行定量分析,以期通过使用本国企业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对利率市场化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为利率市场化的绩效理论增加更具与说服力的论据。另外,在资本结构和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的研究中,虽然国外的对此的研究已经很成熟,如关于资本结构的MM理论到后期的代理成本理论以及啄食理论等,这些理论对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研究虽具有指导意义,但是并未完全解释中国企业的融资行为、投资行为。本文在借鉴和吸取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模型进行了适当的修正,提出了适合本文实证研究的理论模型,并采用Sys-GMM的计量方法,在处理过程中,不仅对模型理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进行了计量检验,同时有效处理模型中存在内生性和异质性的问题。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绩效进行评估及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和投资行为进行解释。
本文在对利率市场化对企业资本结构及对投资对现金流敏感性影响的实证分析中。使用了非金融上市公司从2000年到2012年的平衡动态面板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适当的处理,最终得到涵盖了1023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同时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企业进行了分组研究,以期对比分析不同性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受到的融资约束情况。在对利率市场化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实证分析中,本文采用了协方差模型,将利率作为虚拟变量引入到模型中,因为根据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在2004年我国放开了对贷款利率的定价的上限,在模型中,本文就将政策变量Policy定义为,在2004年之前为“0”,2004年之后为定义为“1”,采用OLS回归法进行实证分析。在对利率市场化对上市公司的投资对现金流敏感性的实证分析中,本文采用了修正后的欧拉方程。因实证模型随机误差项包含了对利润函数的技术冲击等因素,所以随机误差项与产出变量和现金流变量等变量有相关性,存在内生性问题,以及本文也将考虑不同企业性质、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的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研究,使得模型可能带来异质性的问题。故采用了OLS、FE、Diff-GMM、Sys-GMM四种计量方法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观察不同的计量方法对回归结果影响,同时对计量模型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进行检验,最终本文使用Sys-GMM来解决模型带来的内生性和异质性的问题。
根据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本文研究发现:(1)根据本文实证研究结果,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影响显著,进一步可说明金融自由化改革对企业的融资结构具有显著影响。(2)本文在考察对企业的担保能力、成长性以及企业性质、企业规模等因素在利率市场化前后对企业负债率的影响时,发现在利率市场化之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降低,同时实证结果表明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利率市场化前后受到的融资约束不同,如本文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在资产担保能力方面,在利率市场化之前资产担保能力与负债率负相关,但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在利率市场化后,失去政策贷款优惠,它将会受到相比以前的更加严格的贷款审核,债务融资对资产的依赖性会增加,呈现正相关。(3)实证结果显示,在金融抑制条件下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的规模偏好和所有制偏好在利率市场化后将逐渐消失。(4)实证结果显示,企业的现金流水平对投资有着正向影响,在利率市场化后,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度都下降了。但是在Sys-GMM回归时,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变为负值表明企业投资对现金流的依赖性更小了,相对于内部融资,企业更倾向于外部融资。(5)实验结果显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投资比率显著正相关,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积累并没有抑制企业的外部融资。(6)同时本文实证验结果显示投资具有粘性特征、以及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收到的融资约束差异较大等。根据本文实证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在利率市场化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缓解,投资对内部现金流的敏感性降低,资本结构得到优化。同时在本文的研究结果,本文上市公司目前的融资现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以期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资本结构不断优化,上市公司的质量不断提升,能够实现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