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托尼·巴赞首创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强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已经被运用到了不同阶段、不同学科的教学当中来提升相应学科的教学水平。而在中学阶段,英语作为一门主要学科,更需要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提升教育方法和手段来满足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因此,中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探索和应用新教学方法的意识,从而提高中学英语的教学质量。思维导图在国外起步很早,至今已经被运用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由于其在中国的起步较晚,虽然如今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发展,但其相应的研究量却并不可观。具体到英语阅读教学当中,大部分研究者将视野集中在了思维导图在大学或成人英语阅读课的应用上,而对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研究依然欠佳。为了弥补此缺憾,本研究将思维导图运用到了农村地区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课中,希望以此来提高农村学生的阅读水平,并为今后思维导图在英语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全文由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为引言。思维导图应用在英语阅读教学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而针对农村中学英语阅读课的应用研究几乎为空白。在一些农村地区,英语阅读课普遍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学习十分被动。因此,本文将思维导图和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试图通过实证的手段探讨思维导图在农村中学英语阅读课中的功效,从而改善农村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打破了农村英语教学中传统的阅读教学手段,对思维导图在农村中学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第二章是本文的文献综述。在国外,思维导图发展的相对比较成熟,已经被用到了诸如个人教育、学校教育、公司管理等多个领域,尤其在教育方面深受人们的重视,有的国家甚至将思维导图列为了义务教育的必修课程。而思维导图在中国出现的比较晚,虽然研究主要集中于思维导图在教学上的应用,但是仍然缺少对农村英语阅读教学上的应用研究。第三章是关于阅读和思维导图的理论研究。有关阅读的理论指出:在阅读的三种模式中,交互模式是最为高效的模式。思维导图则是根据人脑功能特点将思维的过程以图示的形式展现出来,以实现知识的可视化,促进个体知识的建构以及个体间信息的交流。本文在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英语阅读的教学当中时,以阅读的交互模式和思维导图共同作用为指导,以语篇分析为主,语言分析为辅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促进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第四章是本文的研究设计。在这一章中,研究假设、研究方法、参与者、研究道具、研究过程以及数据的收集将会被详细地说明。本实验提出了两个研究假设:一是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二是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研究选取济源坡头中学两个平行班的学生进行教学实验,通过访谈、调查问卷以及前后测的方法收集数据。第五章是对研究所得数据的分析与讨论。本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老师和同伴的互动性以及阅读和写作成绩均有所提高。第六章是结论章。基于以上分析,结论部分指出:通过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农村初中英语阅读课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与老师和同伴间的互动交流明显增强;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能力有所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和对语言知识的记忆情况有所改善。此外通过使用思维导图,教师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内容安排也更加合理,对促进有效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