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美心理学角度谈文学翻译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ountryga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家和学者们已经对翻译学做了很多方面的研究。不同的翻译理论被应用到了不同的翻译领域中,它们相互联系并相互依存。翻译理论的不断发展大大推进了翻译学科的发展。翻译学不同分支之间的联系以及翻译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仍然值得我们关注和探索。本文要研究的是文学翻译和审美心理学之间的联系。我们知道美学是一门研究美以及它对人类产生的美感的科学。而审美心理学所研究的是审美活动的过程。因此,本文把审美心理学的理论应用到文学翻译的研究中,探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审美心理。译者是整个翻译活动的操作者和支配者,因为翻译过程中的翻译策略的采用,翻译方法的选择,最终译文的编写等都取决于翻译者。然而,以前的翻译研究往往都特别偏重于翻译的外部研究,却忽视了译者这一翻译活动的主体。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译者是最主要的途经和方法之一。翻译者的心理活动包括很多种类,如认知心理,价值心理,审美心理,创造心理等等。对译者不同心理活动的探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鉴于论文的长度和作者能力的限制,本文不可能覆盖译者心理活动的所有方面,仅探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审美心理活动。在忠于原文的情况下,读者往往更容易被赋有美感的译文所吸引。因此,从美学的视角来审视翻译活动是译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在文学翻译中。文学作品不仅包含文字信息,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文体,意象,思想等。因此,译者应有端正的审美态度和较强的审美能力。此外,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还应该全身心投入,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文学作品中,通常会有移情的产生,这时译者就产生了替代性参与,与原文作者,译文融为一体,从而深刻地理解和再现原文的思想感情和意蕴。本文的目的是要探究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的心理活动及其审美态度和能力,而译文则恰恰反映了这诸多方面的情况,因此从译文入手比较和分析各个不同译本的差别是探讨译者审美情趣的最佳切入点。
其他文献
甲烷/空气混合气体爆炸化学反应是由一系列基元的自由基组成的复杂链式反应。基于甲烷燃烧详细机理,研究爆炸过程中主要物质和自由基的生成速率,获得影响甲烷/空气混合气体爆
近年来由于实验技术和计算技术的巨大成就,化学反应动力学得到飞跃发展。从宏观方面,由于大型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工业化学反应体系(反应器)自动化程度大大的提高。同时通过大
江华县胡青村新化话是一种汉语方言脱离原有语言环境逐渐演变分化的典型。本文以汉语方言学、对比语言学为理论指导,运用调查、描写、比较、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江华县胡
“互文性”理论与现代语言学有着深厚的学科渊源,但迄今一直未能很好地被用于解释具体的语言现象。尽管对语篇互文性的分析可以深刻揭示语篇的生成过程,然而长期以来却一直面
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汉语发展的重要阶段。《荀子》是先秦诸子中一部富有语言特色的传世典籍,其文献真实性强,涉及面广,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先秦汉语的基本特征。古汉语述宾结构
本文在简述国内外语言学习策略的基础上,针对在台土耳其人的汉语学习策略进行了实证性研究,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分析他们在汉语学习策略上的总体使用情况,并将研究结果
本文是关于动补结构“V/A住”的用法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力图对“V/A住”结构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V/A住”是现代汉语常用的一种动补结构,与其他动补结构不同,“住”作补语已
智能电网是传统电网向现代电网的升级和跨越,通过利用用户实时的用电信息可以对电网进行智能化的管理,但这也会泄露用户的用电隐私.数据聚合是智能电网中的一项基本功能,针对
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主要的对外贸易国家。但正由于过多地与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打交道,因此所产生的经济摩擦也越来越多。这种经济摩擦主要体现在一些国家对我国所对外出口的商
论文综述了经济增长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历史,并分别从个体和区域两个层面给出了人力资本的定义。所谓个体人力资本就是通过时间、货币等的投资,在个体身上所体现的、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