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人际意义的评价性研究——以《理智与情感》为例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aiwe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奥斯丁的小说是世界文学史中的瑰宝,历来吸引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兴趣,然而,鲜有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本文尝试以评价理论的态度子系统和级差子系统为指导,探索《理智与情感》中丰富的人际意义。   本文以《理智与情感》为个案,选取小说中可以反映姐妹俩对三个男主人公评价的11个对话片段为语料。通过对语料中的态度性评价资源的分析,旨在探索两姐妹对三个男主人公的态度变化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以此说明评价理论为小说文本人际意义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分析框架同时对小说文本从语言特别是词汇层面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通过分析和研究发现:(1)评价性词汇的运用可以间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对待同一件事情,感情丰富的人关注自身的内心感受,因此表达情感性的词汇就非常丰富。而理智的人不太表露自己的情感,因此表达判断和鉴赏性的词汇就比较丰富,对别人多采用正面评价。(2)评价性词汇运用的多寡不仅可以反映说话者对人物事件态度的强烈程度而且可以揭示人物的心理特征,同时这些心理特征又可以通过评价性词汇运用的多寡显示出来。   通过研究,希望可以为这部小说的解读提供一个新角度,并为鉴赏奥斯丁作品提供一点帮助,也希望有利于评价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应用。
其他文献
“元话语”是用于组织话语、表达作者对话语观点及涉及读者反应的一种方法,也被称为“关于话语的话语”。近年来对于元话语的研究,越来越受到语言学界学者们的重视。实证方面
人类在语言的使用上存在着性别差异。女性的话语特色经常被学者研究、分析,礼貌现象就是其特征之一。本文在Brown&Levinson的礼貌策略理论框架下分析了美国中产阶级女性在家
格罗丽亚·内勒是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之一,她通过对不同黑人男女角色的细致描写,不仅表现出了黑人的困苦生活和内心挣扎,也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国黑人为了生存和
语言迁移是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其重要性已经在英语教学领域得到普遍认可。语言迁移在英语教学中表现为四种形式:促进、错误、回避和过度使用,其中“
在当今时代,大众传媒迅猛发展,大众话语日益频繁地介入社会过程,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也越来越强烈。新闻传播在当今社会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新闻促进信息交流与共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中日两国共处亚洲,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在语言表达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本质的区别。本论文拟以日语的特征表现之一——“待遇表现”作为
隐喻指通过一项事物表达另一项事物的方式。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还存在于人类的思维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