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欺凌情况多年治理依然严重。留守儿童往往由于长时间缺乏父母的照顾和关爱以及有效的管教,在留守儿童成长阶段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在校园中容易成为弱势的一方,受到欺凌。
基于1487名中小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当前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现状如下: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更容易受欺凌。留守儿童校园欺凌情况总体较为严重。小学比初中情况更严重。在留守儿童首次受欺凌经历中,最早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遭受校园欺凌,且受欺凌人数最多;初中阶段以七年级发生的校园欺凌为最多,九年级为最少;随着年级增加,校园欺凌行为总体上呈现减少的趋势。地点主要是在教室和校园内;主要被同班同学欺凌;欺凌形式以打和辱骂居多。
结合调研数据和理论,从个体、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个层面分析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的成因:
(1)个体特质因素是校园欺凌的内在原因:留守儿童发生校园欺凌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口角冲突、无正当理由、同学情感纠纷;受害者的应对不善会滋生更多校园欺凌行为;欺凌者个体受“权力欲”影响在校园环境中产生欺凌的失范行为。
(2)学校的不安定因素较多会催生校园欺凌。学校软环境中,多数农村中小学对欺凌的治理呈现出消极态度:学校的欺凌治理制度不落实,学校对教师资源分配不合理,教师对欺凌问题处置不当,进一步纵容了校园欺凌的扩大。学校硬环境中:位于镇上的学校里的学生组成小团体多且易产生矛盾;小学时间跨度长,高年级与低年级身体发育差距大,小学生基本处于心智不成熟的自我意识阶段;学校对寄宿制学生管理不完善等情况;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内相对处于弱势。
(3)家庭因素是根源:家庭经济方面,较贫困和非常富裕的留守儿童更容易受欺凌;家庭文化方面,父母均是初中学历的,职业所处社会地位较低的留守儿童更容易受欺凌;亲子关系方面,父母无法保证亲子沟通,很少教育儿童为人处世的留守儿童更容易受欺凌;家庭其它方面,常住地在市区,以及独生子女留守儿童更容易受欺凌。
(4)社会作为个体生活的宏观生态环境,对个体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社会中存在的暴力、“功利”、“强权”等不良文化,对中小学生有一定的误导作用,从而诱发了校园欺凌的发生。
根据调研及成因分析,分别从个体、家庭、校园和家校社合作4个方面提出治理措施:
(1)个体的防范措施主要有:培养个体防范意识,认识自我、认识欺凌、防人之心、不要心生恐惧、与他人友善相处;掌握个体应对方法、面对欺凌一定要及时报告老师、告知家长,尽量要避免产生矛盾,无视他人的挑衅或找茬,尽量避免去校园隐蔽场所;提出提高个人防范技能,面对不同情形和形式的欺凌,有着不同的应对技能。
(2)家庭教育措施主要有:日常关爱的频率要提高,要教会留守儿童为人处世,关心他们的同伴关系;教导过程中方式要正确,严厉对待儿童的欺凌行为,被欺凌时保持理智,及时与学校老师沟通,通过家校合作及时化解同学们之间的矛盾,同时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心理安慰和辅导;亲子关系要和谐,有必要保持良好亲子关系,亲子关系较差的更要主动改善。
(3)校园治理措施主要有:严肃处理欺凌行为,有必要时对欺凌事件主动公开处理,对其他学生起到教育警示作用;加强欺凌防范教育,开展一系列“防范校园欺凌”相关主题的教育活动;鼓励学生互助防欺凌,无论是身为受害者还是身为旁观者的学生,都要主动及时向教师提供欺凌信,让教师和校方第一时间介入处理。
(4)农村社区治理措施主要有:成立家校社共育委员会监督,主要职责是保证学生的校园安全,家长对上下学期间的监督,教师对校内安全的监督,社区对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倡导文明型社区建设,通过举办一系列文明活动提高社区人民讲文明程度,改善学校所在地文明环境,建立和谐安全的文明型社区,使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都能有个健康成长的文明环境。
基于1487名中小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当前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现状如下: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更容易受欺凌。留守儿童校园欺凌情况总体较为严重。小学比初中情况更严重。在留守儿童首次受欺凌经历中,最早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遭受校园欺凌,且受欺凌人数最多;初中阶段以七年级发生的校园欺凌为最多,九年级为最少;随着年级增加,校园欺凌行为总体上呈现减少的趋势。地点主要是在教室和校园内;主要被同班同学欺凌;欺凌形式以打和辱骂居多。
结合调研数据和理论,从个体、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个层面分析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的成因:
(1)个体特质因素是校园欺凌的内在原因:留守儿童发生校园欺凌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口角冲突、无正当理由、同学情感纠纷;受害者的应对不善会滋生更多校园欺凌行为;欺凌者个体受“权力欲”影响在校园环境中产生欺凌的失范行为。
(2)学校的不安定因素较多会催生校园欺凌。学校软环境中,多数农村中小学对欺凌的治理呈现出消极态度:学校的欺凌治理制度不落实,学校对教师资源分配不合理,教师对欺凌问题处置不当,进一步纵容了校园欺凌的扩大。学校硬环境中:位于镇上的学校里的学生组成小团体多且易产生矛盾;小学时间跨度长,高年级与低年级身体发育差距大,小学生基本处于心智不成熟的自我意识阶段;学校对寄宿制学生管理不完善等情况;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内相对处于弱势。
(3)家庭因素是根源:家庭经济方面,较贫困和非常富裕的留守儿童更容易受欺凌;家庭文化方面,父母均是初中学历的,职业所处社会地位较低的留守儿童更容易受欺凌;亲子关系方面,父母无法保证亲子沟通,很少教育儿童为人处世的留守儿童更容易受欺凌;家庭其它方面,常住地在市区,以及独生子女留守儿童更容易受欺凌。
(4)社会作为个体生活的宏观生态环境,对个体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社会中存在的暴力、“功利”、“强权”等不良文化,对中小学生有一定的误导作用,从而诱发了校园欺凌的发生。
根据调研及成因分析,分别从个体、家庭、校园和家校社合作4个方面提出治理措施:
(1)个体的防范措施主要有:培养个体防范意识,认识自我、认识欺凌、防人之心、不要心生恐惧、与他人友善相处;掌握个体应对方法、面对欺凌一定要及时报告老师、告知家长,尽量要避免产生矛盾,无视他人的挑衅或找茬,尽量避免去校园隐蔽场所;提出提高个人防范技能,面对不同情形和形式的欺凌,有着不同的应对技能。
(2)家庭教育措施主要有:日常关爱的频率要提高,要教会留守儿童为人处世,关心他们的同伴关系;教导过程中方式要正确,严厉对待儿童的欺凌行为,被欺凌时保持理智,及时与学校老师沟通,通过家校合作及时化解同学们之间的矛盾,同时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心理安慰和辅导;亲子关系要和谐,有必要保持良好亲子关系,亲子关系较差的更要主动改善。
(3)校园治理措施主要有:严肃处理欺凌行为,有必要时对欺凌事件主动公开处理,对其他学生起到教育警示作用;加强欺凌防范教育,开展一系列“防范校园欺凌”相关主题的教育活动;鼓励学生互助防欺凌,无论是身为受害者还是身为旁观者的学生,都要主动及时向教师提供欺凌信,让教师和校方第一时间介入处理。
(4)农村社区治理措施主要有:成立家校社共育委员会监督,主要职责是保证学生的校园安全,家长对上下学期间的监督,教师对校内安全的监督,社区对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倡导文明型社区建设,通过举办一系列文明活动提高社区人民讲文明程度,改善学校所在地文明环境,建立和谐安全的文明型社区,使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都能有个健康成长的文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