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经十余年的历练,寄托着厚望的创业板市场于2009年10月23日在深交所成立了。但由于成立时间有限,各种制度建设以及市场投资者都还处于懵懂阶段的创业板,爆发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创始之初出现首日暴涨的现象,而时至今日,大面积的新股面临首日破发的窘境,大量股票当今市价低于发行价。此前对于创业板的IPO定价效率研究大多是基于抑价的角度,而面对如今的市场环境和现实情况,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创业板的定价效率,从破发的角度研究我国创业板IPO破发的成因及其影响,从而提高我国创业板IPO定价效率,成为现实的迫切问题。本文首先对既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从IPO定价的影响因素,IPO市场定价行为,以及定价效率等角度来进行,然后针对破发现象从个人的梳理和总结中提炼出对于创业板IPO破发的看法。进而找出破发研究的切入点以及IPO定价效率的影响因素,为本文此后的研究奠定基础。更进一步,基于破发现象,从破发的企业着手研究,发掘基础数据,找出破发企业的共性因素。然后从上市公司、券商、投资者的博弈,券商声誉和利益链,是否有VC/PE支持几个角度提出对破发因素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给予验证。本文突破以往研究框架的限制,从破发的新角度来研究创业板的定价效率,从现实问题出发,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来研究创业板破发的因素,得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为我国创业板健康发展提出了参考意见。从计量结果分析可以得到如下导致破发的因素:首先,破发是上市公司,券商和投资者利益博弈的结果。从实证分析来看,实际发行总费用越高,越容易导致破发的产生。另一导致破发的重要因素是限售股比例。其次,破发是跟券商声誉直接相关的。从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低声誉券商的承销发行也是导致破发的重要因素之一。最后,破发与是否有VC/PE相关。从实证结果来看,有VC/PE支持的企业首日不太容易破发,这与我们预期的一样。还有一点是网上中签率越高,首日破发概率越大。在结论部分,从发行制度层面,市场定价层面,公司实体层面分别给予政策建议,为我国创业板IPO提高效率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