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地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不仅弘扬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而且带动了当地居民收入增长。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了民族地区的对外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特色优势产业开发等;加快了民族地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促进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民族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助推民族地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为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理论和实践证明,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业与新型农村社区共生共荣,协同互助,两者的发展均有助于推进民族农村社区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村容村貌,有助于公共服务的发展,有助于恢复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助于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增加社区农民增收渠道,有助于提升民族农村社区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治。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有助于扩宽农村社区居民眼界,提升能力、提高见解,提升了民族社区民主管理的能力,为打造新型农村社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建设和谐民族社区做出贡献。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两个系统之间通过何种要素的连接发生作用,要素间相互的影响如何,作用的机制如何,实现协同发展的路径是什么?因此,本研究以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与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围绕着三个问题展开:一是对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要素、相互作用力、作用机制的解析;二是对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三是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在当地中国实践中问题与实现路径的探讨。全文除导论外共分为六章,共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导论和第一章,主要在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的基础上开展概念、理论分析。第一章介绍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界定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内涵、研究意义,指出旅游影响理论、文化变迁理论、社区发展理论、博弈论、协同发展理论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研究中应用。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是构建评级指标体系和开展实证研究。第二章分析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相互关系,从“经济、社会、文化与环境”的四元框架指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为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提供经济保障,新型农村社区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转型升级动力,因此两者在旅游地周期发展、可持续发展、社区战略发展的协同发展目标指引下,相互作用,形成作用机制。第三章从主客位视角构建社区居民和游客相互理解和共同感知的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建立了一个由社区基础建设、社区生态环境、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社区民族文化、社区经济发展、社区治理组成六个准则层,35个指标层的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意见打分法,运用熵值计算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分为五个等级。第四章通过田野调查法了解研究个案的具体情况,通过访谈结合调查问卷,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借助SPSS软件将个案存在的状况和相应的因果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题,最后针对性的提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路径,包括加强基础设施服务保障,打造旅游宜业社区;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美丽宜居社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宜游民族社区;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凸显民族文化之美;乡村旅游经济发力,引领社区发展道路;凸显社区组织建设,强化民族社区治理等。第三部分主要是第五章和第六章,主要从理论出发构建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第五章主要是从个案中归纳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政府、协同发展管理自组织、旅游微型企业、社区居民、民族旅游者五者之间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第六章提出“政府—组织—微企—居民—游客”五元协同发展框架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并分别从政府层面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加强协同发展顶层设计和保障机制建设而;从组织层面强化协同发展自组织建设;从旅游微型企业层面构建协同发展利益驱动机制;从社区居民层面鼓励旅游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加强社区居民人力资本培养;从民族旅游者层面加强民族旅游者的管理与自我管理等方面提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实现策略。经过对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要素、评价、影响因素、发展框架的层层分析,本研究提出的主要观点如下:一是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条件匹配,两者能够实现共生共荣;二是构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数,从主位和客位视角得到的协同指数分值不同,若在同一评价区间,可以评判协同发展效果;三是指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取决于旅游资源的控制权,在旅游资源经济外部性的作用下,社区居民开办的农家乐升级发展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微型企业,成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四是提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管理自组织作用明显,规范的制度,有效的监督能够保证协同发展有序进行;五是提出政府、协同发展管理自组织、社区居民、民族旅游者、旅游微型企业之间运行模型,在两两博弈分析中,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协同发展管理自组织、社区居民、旅游微型企业追加投资,参与旅游开发,有利于吸引民族旅游者付出成本参与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六是提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政府—组织——微企—居民—游客”五元协同发展框架及相应的对策,希望在实践中能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实施对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