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育龄期女性子宫各解剖带(内膜、结合带、肌层)MRI厚度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同一月经周期内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生理机制及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
39位月经周期规律的健康育龄期志愿者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志愿者数据分两个阶段收集。第一阶段是2017年1月-2017年6月,共收集20位志愿者数据。20位志愿者分别于月经期、增殖期、分泌早期、分泌晚期接受子宫MRI检查,共4次。第二阶段是2017年9月-2018年4月,共收集19位志愿者数据。为了进一步体现分泌期的细微变化和明确是否正常排卵,第二阶段的19位志愿者分别于月经期、增殖期、分泌早期、分泌中期、分泌晚期接受子宫MRI检查,共5次。同时,19位志愿者分别在月经期、增殖晚期、分泌中期进行一次性激素检查。月经期性激素检查内容为性激素六项,包括雌二醇、孕酮、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泌乳素和睾酮,目的是体现志愿者的性激素基础水平正常;增殖晚期和分泌中期性激素检查内容为性激素四项,包括雌二醇、孕酮、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目的是体现诱发排卵的雌激素峰和孕酮峰,以及促进卵泡成熟与排卵的促黄体生成素峰、促卵泡生成素峰,证明志愿者在研究的月经周期内正常排卵。
本次研究通过同一台MRI机获得入组志愿者子宫MRI资料,子宫MRI扫描主要序列是T2WIVISTASPAIR序列和DWI序列(b=0、600、800、1000s/mm2)。本次研究用VISTA图像重建出各期子宫正中矢状位及横断位的图像并测量子宫内膜、结合带、肌层厚度及相应ADC值,观察并分析子宫各层解剖带厚度及其ADC值在月经周期内的变化规律。
结果
1.性激素检查结果
1)19位志愿者卵泡期血清雌二醇、孕酮、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泌乳素和睾酮水平均正常。
2)17位志愿者血清孕酮明显升高,达到排卵期或黄体期血清孕酮范围,2位志愿者血清孕酮水平轻度升高,未达到排卵期血清孕酮范围。
3)13位志愿者出现血清雌二醇高峰,6位志愿者血清雌二醇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
4)18位志愿者出现血清促黄体生成素高峰,1位志愿者血清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
5)12位志愿者出现血清促卵泡生成素高峰,6位志愿者血清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1位志愿者血清促卵泡生成素水平变化不大。
2.MRI观察优势卵泡:增殖晚期至分泌早期39位志愿者均可见优势卵泡(直径≥10mm)。
3.子宫各解剖带MRI厚度
(1)子宫内膜MRI厚度
1)39位志愿者月经周期不同时期(月经期、增殖期、分泌早期、分泌晚期)子宫内膜厚度各不相同(P<0.01),各期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泌期晚期子宫内膜最厚,单层子宫内膜厚度为6.92±1.59mm(横断位),6.38±1.48mm(矢状位)。月经期子宫内膜最薄,单层子宫内膜厚度为2.44±0.77mm(横断位),2.50±0.84mm(矢状位)。
2)第二阶段数据(19位志愿者)增加了分泌中期,分泌中期单层子宫内膜厚度为6.36±1.50mm(横断位),6.38±1.48mm(矢状位)。
3)子宫内膜厚度周期性变化
月经期至分泌早期,子宫内膜增厚速度最快,增厚约148.8%;分泌早期至分泌中期,子宫内膜增厚速度明显降低,增厚约4.8%;分泌中期至分泌晚期,子宫内膜增厚速度略加快,约8.8%;分泌晚期内膜厚度达到峰值。
(2)子宫结合带MRI厚度
1)39位志愿者月经周期不同时期(月经期、增殖期、分泌早期、分泌晚期)子宫结合带厚度不全相同(P<0.01),除了分泌早期至分泌晚期(P>0.05),其余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期子宫结合带最厚,为4.92±1.56mm(横断位),4.90±1.56mm(矢状位)。分泌晚期子宫结合带最薄,为3.66±1.38mm(横断位),3.66±1.44mm(矢状位)。
2)第二阶段数据(19位志愿者)增加了分泌中期,分泌中期结合带厚度为3.76±1.40mm(横断位),3.77±1.37mm(矢状位)。
3)子宫结合带厚度周期性变化
月经期至分泌早期,结合带变薄速度最快,约23.5%;分泌早期至分泌中期,结合带略增厚,约0.5%,增厚不明显;分泌中期至分泌晚期,结合带稍增厚,约2.9%。分泌早期至分泌晚期,结合带厚度变化不大,呈平台样改变。
(3)子宫肌层MRI厚度
1)39位志愿者月经周期不同时期(月经期、增殖期、分泌早期、分泌晚期)子宫肌层的厚度不全相同(P<0.01),除了月经期至分泌晚期(P>0.05)、增殖期至分泌早期(P>0.05),其余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期子宫肌层最厚,为10.76±2.17mm(横断位),10.95±2.22mm(矢状位)。增殖期子宫肌层最薄,为9.27±2.04mm(横断位),9.36±2.11mm(矢状位)。
2)第二阶段数据(19位志愿者)增加了分泌中期,分泌中期肌层厚度为10.08±2.27mm(横断位),10.22±2.62mm(矢状位)。
3)子宫肌层厚度周期性变化
月经期至增殖期,肌层变薄速度最快,变薄约14.5%;增殖期至分泌早期,子宫肌层厚度略增厚,增厚约0.5%,变化不明显,呈平台样改变;分泌早期至分泌中期,肌层迅速增厚,增厚约8.6%,分泌中期至分泌晚期,肌层厚度进一步增厚,约5.6%。
(4)2种方法(矢状位和横断位)测量不同时期子宫各层解剖带(内膜P=0.872、结合带P=0.958、肌层P=0.749)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两种测量方法没有明显不同。
4.子宫各解剖带ADC值
(1)子宫内膜ADC值
1)39位志愿者月经周期不同时期(月经期、增殖期、分泌早期、分泌晚期)子宫内膜ADC值不全相同(P<0.01),除了分泌早期-分泌晚期(P=0.096),其余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泌早期子宫内膜ADC值最大,为1.386±0.124×10-3mm2/s。月经期子宫内膜ADC值最小,为1.032±0.184×10-3mm2/s。
2)第二阶段数据(19位志愿者)增加了分泌中期,分泌中期ADC值为1.465±0.122×10-3mm2/s。
3)子宫内膜ADC值周期性变化
月经期至增殖期,内膜ADC值升高速度较最快,升高约21.6%;增殖期至分泌早期,内膜ADC值升高速度稍减低,升高约10.4%;分泌早期至分泌中期,内膜ADC值升高幅度趋于缓和,升高约5.7%;分泌中期至分泌晚期,内膜ADC值呈下降趋势,下降约9.3%。
(2)子宫结合带ADC值
1)39位志愿者月经周期不同时期(月经期、增殖期、分泌早期、分泌晚期)子宫结合带的ADC值不全相同(P<0.01),除了增殖期至分泌早期(P=0.223),其余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泌晚期结合带ADC值最大,为0.806±0.169×10-3mm2/s。月经期结合带ADC值最小,为0.638±0.221×10-3mm2/s。
2)第二阶段数据(19位志愿者)增加了分泌中期,分泌中期结合带ADC值为0.756±0.111×10-3mm2/s。
3)子宫结合带ADC值周期性变化
月经期至增殖期,ADC值升高,约16.3%;增殖期至分泌早期,ADC值略减低,约3.5%,变化不明显,呈平台样改变;分泌早期至分泌中期,ADC值稍升高,约5.6%;分泌中期至分泌晚期,ADC值继续稍增高,约6.6%,并达到ADC值峰值。
(3)子宫肌层ADC值
1)39位志愿者月经周期不同时期(月经期、增殖期、分泌早期、分泌晚期)子宫肌层的ADC值不全相同(P<0.01),除了增殖期至分泌早期(P=0.322),其余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泌晚期肌层ADC值最大,为1.513±0.116×10-3mm2/s。月经期肌层ADC值最小,为1.303±0.122×10-3mm2/s。
2)第二阶段数据(19位志愿者)增加了分泌中期,分泌中期肌层ADC值为1.529±0.085×10-3mm2/s。
3)子宫肌层ADC值周期性变化
月经期-增殖期,肌层ADC值迅速升高,约7.1%;增殖期至分泌早期,ADC值变化不大,呈平台样改变;分泌早期至分泌中期,ADC值迅速升高,约8.0%,此阶段增长速度最快;分泌中期至分泌晚期,ADC值稍下降,约1.0%。
结论
1.结合血清孕酮峰、雌二醇峰、LH峰、FSH峰分析,本研究19位志愿者均在研究的月经周期内正常排卵。
2.正常子宫内膜、结合带及肌层都存在周期性变化,并不同程度受性激素调控。
3.分泌晚期子宫内膜最厚,月经期子宫内膜最薄。
月经期子宫结合带最厚,分泌晚期子宫结合带最薄。
月经期子宫肌层最厚,增殖期子宫肌层最薄。
4.分泌早期子宫内膜ADC值最大,月经期子宫内膜ADC值最小。
分泌晚期结合带ADC值最大,月经期结合带ADC值最小。
分泌晚期肌层ADC值最大,月经期肌层ADC值最小。
5.月经期及增殖期是子宫的活跃期,表现为子宫内膜快速增厚、结合带快速变薄;分泌期是子宫的安静期,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速度平缓、结合带变薄速度平缓,其相应ADC值也随细胞组织、微循环的改变而周期性变化。子宫肌层的周期性改变很可能是为了辅助子宫内膜及结合带的变化。
6.放射科医生观察及分析子宫MRI图像时,应考虑到月经周期不同时期子宫各解剖带厚度及ADC值的变化。
研究育龄期女性子宫各解剖带(内膜、结合带、肌层)MRI厚度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同一月经周期内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生理机制及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
39位月经周期规律的健康育龄期志愿者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志愿者数据分两个阶段收集。第一阶段是2017年1月-2017年6月,共收集20位志愿者数据。20位志愿者分别于月经期、增殖期、分泌早期、分泌晚期接受子宫MRI检查,共4次。第二阶段是2017年9月-2018年4月,共收集19位志愿者数据。为了进一步体现分泌期的细微变化和明确是否正常排卵,第二阶段的19位志愿者分别于月经期、增殖期、分泌早期、分泌中期、分泌晚期接受子宫MRI检查,共5次。同时,19位志愿者分别在月经期、增殖晚期、分泌中期进行一次性激素检查。月经期性激素检查内容为性激素六项,包括雌二醇、孕酮、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泌乳素和睾酮,目的是体现志愿者的性激素基础水平正常;增殖晚期和分泌中期性激素检查内容为性激素四项,包括雌二醇、孕酮、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目的是体现诱发排卵的雌激素峰和孕酮峰,以及促进卵泡成熟与排卵的促黄体生成素峰、促卵泡生成素峰,证明志愿者在研究的月经周期内正常排卵。
本次研究通过同一台MRI机获得入组志愿者子宫MRI资料,子宫MRI扫描主要序列是T2WIVISTASPAIR序列和DWI序列(b=0、600、800、1000s/mm2)。本次研究用VISTA图像重建出各期子宫正中矢状位及横断位的图像并测量子宫内膜、结合带、肌层厚度及相应ADC值,观察并分析子宫各层解剖带厚度及其ADC值在月经周期内的变化规律。
结果
1.性激素检查结果
1)19位志愿者卵泡期血清雌二醇、孕酮、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泌乳素和睾酮水平均正常。
2)17位志愿者血清孕酮明显升高,达到排卵期或黄体期血清孕酮范围,2位志愿者血清孕酮水平轻度升高,未达到排卵期血清孕酮范围。
3)13位志愿者出现血清雌二醇高峰,6位志愿者血清雌二醇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
4)18位志愿者出现血清促黄体生成素高峰,1位志愿者血清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
5)12位志愿者出现血清促卵泡生成素高峰,6位志愿者血清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1位志愿者血清促卵泡生成素水平变化不大。
2.MRI观察优势卵泡:增殖晚期至分泌早期39位志愿者均可见优势卵泡(直径≥10mm)。
3.子宫各解剖带MRI厚度
(1)子宫内膜MRI厚度
1)39位志愿者月经周期不同时期(月经期、增殖期、分泌早期、分泌晚期)子宫内膜厚度各不相同(P<0.01),各期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泌期晚期子宫内膜最厚,单层子宫内膜厚度为6.92±1.59mm(横断位),6.38±1.48mm(矢状位)。月经期子宫内膜最薄,单层子宫内膜厚度为2.44±0.77mm(横断位),2.50±0.84mm(矢状位)。
2)第二阶段数据(19位志愿者)增加了分泌中期,分泌中期单层子宫内膜厚度为6.36±1.50mm(横断位),6.38±1.48mm(矢状位)。
3)子宫内膜厚度周期性变化
月经期至分泌早期,子宫内膜增厚速度最快,增厚约148.8%;分泌早期至分泌中期,子宫内膜增厚速度明显降低,增厚约4.8%;分泌中期至分泌晚期,子宫内膜增厚速度略加快,约8.8%;分泌晚期内膜厚度达到峰值。
(2)子宫结合带MRI厚度
1)39位志愿者月经周期不同时期(月经期、增殖期、分泌早期、分泌晚期)子宫结合带厚度不全相同(P<0.01),除了分泌早期至分泌晚期(P>0.05),其余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期子宫结合带最厚,为4.92±1.56mm(横断位),4.90±1.56mm(矢状位)。分泌晚期子宫结合带最薄,为3.66±1.38mm(横断位),3.66±1.44mm(矢状位)。
2)第二阶段数据(19位志愿者)增加了分泌中期,分泌中期结合带厚度为3.76±1.40mm(横断位),3.77±1.37mm(矢状位)。
3)子宫结合带厚度周期性变化
月经期至分泌早期,结合带变薄速度最快,约23.5%;分泌早期至分泌中期,结合带略增厚,约0.5%,增厚不明显;分泌中期至分泌晚期,结合带稍增厚,约2.9%。分泌早期至分泌晚期,结合带厚度变化不大,呈平台样改变。
(3)子宫肌层MRI厚度
1)39位志愿者月经周期不同时期(月经期、增殖期、分泌早期、分泌晚期)子宫肌层的厚度不全相同(P<0.01),除了月经期至分泌晚期(P>0.05)、增殖期至分泌早期(P>0.05),其余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期子宫肌层最厚,为10.76±2.17mm(横断位),10.95±2.22mm(矢状位)。增殖期子宫肌层最薄,为9.27±2.04mm(横断位),9.36±2.11mm(矢状位)。
2)第二阶段数据(19位志愿者)增加了分泌中期,分泌中期肌层厚度为10.08±2.27mm(横断位),10.22±2.62mm(矢状位)。
3)子宫肌层厚度周期性变化
月经期至增殖期,肌层变薄速度最快,变薄约14.5%;增殖期至分泌早期,子宫肌层厚度略增厚,增厚约0.5%,变化不明显,呈平台样改变;分泌早期至分泌中期,肌层迅速增厚,增厚约8.6%,分泌中期至分泌晚期,肌层厚度进一步增厚,约5.6%。
(4)2种方法(矢状位和横断位)测量不同时期子宫各层解剖带(内膜P=0.872、结合带P=0.958、肌层P=0.749)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两种测量方法没有明显不同。
4.子宫各解剖带ADC值
(1)子宫内膜ADC值
1)39位志愿者月经周期不同时期(月经期、增殖期、分泌早期、分泌晚期)子宫内膜ADC值不全相同(P<0.01),除了分泌早期-分泌晚期(P=0.096),其余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泌早期子宫内膜ADC值最大,为1.386±0.124×10-3mm2/s。月经期子宫内膜ADC值最小,为1.032±0.184×10-3mm2/s。
2)第二阶段数据(19位志愿者)增加了分泌中期,分泌中期ADC值为1.465±0.122×10-3mm2/s。
3)子宫内膜ADC值周期性变化
月经期至增殖期,内膜ADC值升高速度较最快,升高约21.6%;增殖期至分泌早期,内膜ADC值升高速度稍减低,升高约10.4%;分泌早期至分泌中期,内膜ADC值升高幅度趋于缓和,升高约5.7%;分泌中期至分泌晚期,内膜ADC值呈下降趋势,下降约9.3%。
(2)子宫结合带ADC值
1)39位志愿者月经周期不同时期(月经期、增殖期、分泌早期、分泌晚期)子宫结合带的ADC值不全相同(P<0.01),除了增殖期至分泌早期(P=0.223),其余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泌晚期结合带ADC值最大,为0.806±0.169×10-3mm2/s。月经期结合带ADC值最小,为0.638±0.221×10-3mm2/s。
2)第二阶段数据(19位志愿者)增加了分泌中期,分泌中期结合带ADC值为0.756±0.111×10-3mm2/s。
3)子宫结合带ADC值周期性变化
月经期至增殖期,ADC值升高,约16.3%;增殖期至分泌早期,ADC值略减低,约3.5%,变化不明显,呈平台样改变;分泌早期至分泌中期,ADC值稍升高,约5.6%;分泌中期至分泌晚期,ADC值继续稍增高,约6.6%,并达到ADC值峰值。
(3)子宫肌层ADC值
1)39位志愿者月经周期不同时期(月经期、增殖期、分泌早期、分泌晚期)子宫肌层的ADC值不全相同(P<0.01),除了增殖期至分泌早期(P=0.322),其余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泌晚期肌层ADC值最大,为1.513±0.116×10-3mm2/s。月经期肌层ADC值最小,为1.303±0.122×10-3mm2/s。
2)第二阶段数据(19位志愿者)增加了分泌中期,分泌中期肌层ADC值为1.529±0.085×10-3mm2/s。
3)子宫肌层ADC值周期性变化
月经期-增殖期,肌层ADC值迅速升高,约7.1%;增殖期至分泌早期,ADC值变化不大,呈平台样改变;分泌早期至分泌中期,ADC值迅速升高,约8.0%,此阶段增长速度最快;分泌中期至分泌晚期,ADC值稍下降,约1.0%。
结论
1.结合血清孕酮峰、雌二醇峰、LH峰、FSH峰分析,本研究19位志愿者均在研究的月经周期内正常排卵。
2.正常子宫内膜、结合带及肌层都存在周期性变化,并不同程度受性激素调控。
3.分泌晚期子宫内膜最厚,月经期子宫内膜最薄。
月经期子宫结合带最厚,分泌晚期子宫结合带最薄。
月经期子宫肌层最厚,增殖期子宫肌层最薄。
4.分泌早期子宫内膜ADC值最大,月经期子宫内膜ADC值最小。
分泌晚期结合带ADC值最大,月经期结合带ADC值最小。
分泌晚期肌层ADC值最大,月经期肌层ADC值最小。
5.月经期及增殖期是子宫的活跃期,表现为子宫内膜快速增厚、结合带快速变薄;分泌期是子宫的安静期,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速度平缓、结合带变薄速度平缓,其相应ADC值也随细胞组织、微循环的改变而周期性变化。子宫肌层的周期性改变很可能是为了辅助子宫内膜及结合带的变化。
6.放射科医生观察及分析子宫MRI图像时,应考虑到月经周期不同时期子宫各解剖带厚度及ADC值的变化。